比利時,、荷蘭以及德國分別在7月20日,、26日和31日將雞蛋受氟蟲腈污染事件報告給歐盟食品和飼料快速預警系統(tǒng),。雖然比利時最早報告此事,,但比利時食品安全局8月5日證實,,他們早在6月初就已知曉相關情況,只不過因檢方調查未予公開,。
由于涉嫌知情不報,,比利時食品安全局成為各方批評對象,。比利時食品安全局的解釋是:由于檢測出的氟蟲腈含量遠低于警戒水平,,因此當時并未要求下架問題雞蛋,只是禁止個別禽類制品生產(chǎn)商繼續(xù)供貨,。比利時農(nóng)業(yè)大臣迪卡姆8月9日在比利時議會聽證會上將拖延的責任推給了荷蘭,,稱荷蘭在去年11月就發(fā)現(xiàn)雞蛋中氟蟲腈超標一事,,而且比利時早在6月26日就要求荷蘭提供其境內可能存在問題的雞蛋供貨企業(yè)情況,,結果荷蘭7月13日才給予反饋,延誤了時機,。
德國的食品安全部門也遭到了極大的輿論壓力,民眾認為德國政府在該問題上反應緩慢,,未能及時制止毒雞蛋流入德國市場,,從而使得德國成為最大的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