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廈門會晤,人文交流也是非常重要的內(nèi)容。在會場內(nèi)外,,隨處可以看到中外記者通過“長槍短炮”,,捕捉人文交流鏡頭,。
鏡頭一:圖片展
金磚文化各具特色
4日下午,,金磚國家文化圖片展正式開展,。紅色展板上,,金磚五國的34幅精美圖片,,聚焦于五國著名的世界文化遺產(chǎn),、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及文化傳統(tǒng)。
從中國百舸爭流的端午節(jié),,到桑巴舞隨處可見的巴西里約狂歡節(jié),,從南非的馬蓬古布韋文化景觀,到印度精巧絕倫的泰姬陵,,再一轉(zhuǎn)眼,,映入眼簾的是俄羅斯圣彼得堡的涅瓦河,一艘懸掛紅帆的雙桅船正在起航……
“金磚國家的這些畫面實在太美,?!弊尪砹_斯《生意人報》記者德米特里·阿扎羅夫頻頻按動快門的,是一張伏爾加格勒附近“祖國在召喚”雕塑的圖片,。阿扎羅夫告訴本報記者,,他曾用無人機拍攝過這座雕塑?!懊篮玫氖挛锟偰艿玫椒窒?,這體現(xiàn)出金磚國家之間默契的人文交流?!?/p>
埃及《金字塔晚報》總編輯馬吉德·穆尼爾則靜靜地觀賞著墻上的每一幅圖片,。到過中國和俄羅斯的他說:“將來我還想去其他金磚國家旅游?!?/p>
鏡頭二:新聞中心
中國元素獨具匠心
“快看,,我領(lǐng)到了什么?”記者剛到廈門會晤新聞中心,,就邂逅了巴基斯坦記者扎米爾,,他興奮地展示廈門會晤的采訪包,里面滿是中國元素,,包括從宋代起就名聞天下的喝茶器皿建盞和具有福建特色的茶葉,。名為《印象廈門》的宣傳冊能迅速讓人了解廈門的風土人情,一套《遇見鼓浪聽濤》的鼓浪嶼明信片,,則讓人對這個三角梅絢爛開放的海濱城市更加印象深刻,。
“我在金磚新聞現(xiàn)場,向世界媒體記者推介中國茶文化,,我很榮幸,!”這是新聞中心茶藝師何素萍在微信朋友圈里發(fā)出的感慨,。新聞中心自從推出中國茶藝表演以來,就受到媒體的廣泛關(guān)注,,不少外國媒體甚至在茶藝現(xiàn)場做起了連線直播,。由于表演太受歡迎,9月2日原定為兩場的茶藝演出,,竟然在中外記者的要求下演出了三四十場,。何素萍說,每天都有不少來自金磚國家的外國朋友過來品茶,。
鏡頭三:會議廳
精巧設(shè)計寓意深刻
4日上午,,作為金磚國家領(lǐng)導(dǎo)人廈門會晤大范圍會議會場,廈門國際會議中心一層的鳳凰廳煥然一新,。走進鳳凰廳,,整體結(jié)構(gòu)好似節(jié)節(jié)上升的中國竹,天花板和頂燈均以竹葉圖案點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