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最高法院12日宣布裁決,,批準對總統(tǒng)米歇爾·特梅爾啟動一項新的涉腐調查。調查人員初步懷疑,特梅爾下達的一則監(jiān)管海港行政令可能牽涉權錢交易。
法庭文件顯示,在一則監(jiān)聽錄音中,特梅爾的前助手羅德里戈·羅沙·洛雷斯談及一名海港運營商向特梅爾行賄,以換取特梅爾下達有利于該運營商的行政令,。
圍繞海港監(jiān)管事宜,一家名為Rodrimar SA的公司曾經提出多項要求,,而特梅爾后來下達的行政令恰好滿足了這家公司的部分要求,。最高法院法官路易斯·羅伯托·巴羅索12日在裁決中說,總檢察長羅德里戈·雅諾特找到新證據,,認為很可能存在“貓膩”,。
特梅爾的律師在一份遞交給最高法院的聲明里說,這些針對總統(tǒng)的指控“不真實,、惡意扭曲真相”,。總統(tǒng)下達的行政令對全國所有海港運營方都有好處,,而非僅僅是Rodrimar SA公司受益,。
Rodrimar SA公司也否認受到特梅爾政府的特殊優(yōu)待。該公司表示,,這條行政令回應了巴西各大港口運營方的普遍關切,,而非僅針對一家公司。
特梅爾的律師團隊還對檢方的辦案手法提出質疑,,認為檢方與某些涉案商人達成認罪協(xié)議,、換取對方招供的做法有問題,由此得來的所謂證據也“靠不住”,。
巴西肉類生產加工巨頭JBS集團前負責人若埃斯利·巴蒂斯塔與檢方達成一項認罪協(xié)議,,以期換取自身罪責輕判。根據該協(xié)議,,巴蒂斯塔與兄弟韋斯利供出JBS集團近年來向大約1900名政要行賄的種種罪行,,特梅爾的名字赫然在列,。然而,,上周一份談話錄音曝出巴蒂斯塔很可能向檢方隱瞞了部分實情,他隨即于10日被捕接受進一步調查,,而認罪協(xié)議中有關輕判的條款恐將作廢,。
巴西司法機關2014年啟動大規(guī)模反腐調查“洗車行動”,不僅牽連巴西一大批政界和商界精英,,包括前總統(tǒng)盧拉·達席爾瓦和迪爾瑪·羅塞夫,,還波及全球其他國家。
今年6月26日,雅諾特向最高法院起訴特梅爾受賄,,特梅爾由此成為巴西歷史上首位在任期間因腐敗被起訴的總統(tǒng),。特梅爾被指在今年三四月間收受巴蒂斯塔提供的50萬雷亞爾(約合105萬元人民幣)賄金,以及預謀在未來9個月收受總計3800萬雷亞爾(8005萬元人民幣)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