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日本人晚婚晚育的情況增多,,五十多歲甚至更晚才初為人父的“老”爸數(shù)量也在增多。日本共同社援引厚生勞動省的統(tǒng)計數(shù)字報道,,日本男性初為人父的平均年齡近年來持續(xù)提高,,2015年時為32.7歲。50多歲才當上爸爸的男性人數(shù)2015年為3357人,,比1995年時增加了1121人,;同時間段,60多歲才首度當?shù)哪行匀藬?shù)從95人增至292人。
“老”爹們在育兒過程中不得不面對因年齡導致的精力不夠,、本身健康欠佳,、退休后收入減少等問題和擔憂。新垣誠(音譯)現(xiàn)年51歲,,供職于日本沖繩基督教大學,,女兒安才兩歲。由于33歲的妻子是初中教師,,每天早上7點前就離開家,,叫女兒起床、給孩子做早飯之類的事都要他來完成,。他在送女兒去托幼中心的路上告訴記者,,“實在累得夠嗆”。除了身體上的疲累,,他還時??紤]:“其他家長會不會把我當成她的爺爺?將來她參加學校運動會(報名親子項目)時我的體力還能行嗎,?我給她準備的教育基金夠嗎,?我還能看到她結婚嗎?”新垣誠說,,年輕時他忙于學術一直單身,,導致結婚時年齡偏大,但女兒出生后,,“一切都變了,,現(xiàn)在安是第一位的”。一位60歲的設計顧問在51歲時才有了女兒,,因此對女兒十分溺愛,,即便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也難以改變做法,。
盡管問題不少,,但與年輕的爸爸們相比,,“老”爹們也有優(yōu)勢,。日本早稻田大學發(fā)展心理學教授小藪康史(音譯)說,他們除了經濟基礎更為雄厚,,也更愿意花時間來照顧孩子,。(喬穎)【新華社微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