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人到中國旅游很是方便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的博士研究生德瓦爾·梅赫達在中國“雙節(jié)”期間發(fā)布了他的回答,。“總體來講,,我認為外界對赴中國旅游有很大的偏見和錯誤的觀點,。”這位印度網友在新加坡學習期間,,有機會在今年9月到訪了中國北京,、武漢和上海。梅赫達在回答中列出了外界對“外國人在中國旅游”所持的錯誤理解,,并根據自身在中國的經歷,,條條擊破這些觀點。梅赫達說道,,中國的英語標識做得非常到位,,就連公車“報站名”都配以英語廣播,這讓外國人可以像在自己家鄉(xiāng)一樣在中國游覽逛街,。對于有人說“中國小偷多,,中國人愛騙人”,梅赫達認為,,但凡稍微有這方面的想法,,那都是“相當垃圾”的念頭,。梅赫達明確表示:“我認為,中國人是我這輩子見過的最誠實友善的人,?!毕矏壑袊澄锏拿泛者_還提到,就算有人只吃素也沒關系,,中國很多地方都能買到素食,。至于中國一些偏遠、不那么出名的地方,,梅赫達也覺得那里不僅美,,更洋溢著和平與真誠。
“去中國看看吧,,以一個開放的心態(tài)”
曾學習過20世紀中國史的薩莉·海耶斯在回答中說,,當踏上中國這片土地時,就感覺像是參與到了“制造歷史”的進程中,。海耶斯稱,,這種感覺是在歐洲,甚至是在希臘,、羅馬時都不曾產生的,。這位澳大利亞網友已多次踏上過中國的土地,其中一次還是作為單身家長,、帶著2個孩子到中國工作,。海耶斯寫道,中國對其而言已不再僅是“外國”這個概念,,中國已經融進了血液,,更是一顆“未來星球”。這顆星球上滿是友善,、美好的人,,而這顆星球則突顯了自身的非凡和神奇。海耶斯不僅慨嘆中國的自然地理,,同時也對漢語語音和文字著迷,。盡管不能完全聽懂中文,但海耶斯說,,漢語發(fā)音(尤其是普通話)使其感到興奮,。海耶斯的自我介紹是“常年旅行、居住在不同國家,,尤其是亞洲和歐洲”,。這位到訪過多個國家的網友說道,中國跨越多個地帶,,融匯多種文化,,中國歷史也極具魅力。海耶斯在回答的最后一段提到,,“去中國看看吧,,以一個開放的心態(tài)”。(環(huán)球網報道 記者李德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