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曼谷10月27日電? 通訊:一位國王的世紀葬禮
新華社記者 汪瑾
凌晨4時的曼谷,,天色漸亮,。一向車流晝夜不息的是隆路格外安靜,總是槳聲蕩漾,、燈影幢幢的湄南河也略顯寂寥。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曼谷大王宮附近的王家田廣場上,,泰國先王普密蓬·阿杜德的火化儀式26日深夜在這里舉行。27日,,廣場附近的馬路兩邊,,身著黑衣的民眾表情肅穆,遲遲不愿離去,。他們中有人從外府提前幾天趕來送先王最后一程,,有人為了更近距離觀禮沿街而睡,有人在普密蓬去世的一年中已數(shù)次來停靈的大王宮朝拜,,有人在路邊做著義工為饑腸轆轆的人提供溫暖的飯食……
一位在路邊維持秩序的安保人員對著記者流淚,,表示無法相信老國王真的去了。先王的靈車從大王宮移至王家田廣場時,,他深埋著頭,。
除了建于王家田廣場的正式火化亭,泰國政府還在全國每個府建造一座模擬火化亭,,并在曼谷市設置了9座火化亭供不便前往王家田廣場的民眾悼念國王,。此外還有不少民眾前往全國各地的寺廟和普密蓬國王像等處悼念。
因為課業(yè)無法前往王家田廣場的朱拉隆功大學學生波塔威選擇一大早去曼谷市一座寺廟為普密蓬獻花,。由于人數(shù)過多,,他等了3個小時才走到獻花臺?!氨M管老國王已經(jīng)去世一年多了,,很多人還是無法相信他真的離開我們了。對我來說,,我們能做的就是記住老國王的教誨,,在日常生活中身體力行?!?/p>
普密蓬國王生于1927年,,1946年登基,是當今世界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國王,。在位70年間,,他利用王室經(jīng)費建學校、修水利,、實施培植優(yōu)良作物品種等農(nóng)村發(fā)展計劃,,致力于改善民眾生活。他的足跡遍布全國,,從泰東北偏僻的山區(qū)到泰中泥濘的田地,,在烈日下,、在大雨中,都留下他與民眾在一起的身影,。他的一生始終兢兢業(yè)業(yè),,是泰國人衷心愛戴的君父。
這位傳奇的國王在2016年10月13日與世長辭,,其遺體被運往泰國大王宮供民眾悼念,,泰國全國進入長達一年的國喪期。一年后的10月26日上午,,泰國舉行盛大的移靈儀式,,工作人員用傳統(tǒng)木車將金色立棺從曼谷大王宮移至王家田廣場火化亭。
27日,,泰國王室舉行了拾骨灰等相關儀式,,之后普密蓬國王的骨灰盒將被移至大王宮,并最終于29日移至曼谷的兩座寺廟安放,,整個國喪將于30日結(jié)束,。
這場漫長的告別儀式終將畫上句號,但是泰國民眾心中的哀思與湄南河水一樣,,純粹且久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