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稱,,牛肉,、羊毛,、葡萄酒、奶酪,,這些都是澳大利亞的特產(chǎn),,相比之下創(chuàng)造更大出口額的卻是“黃金”。這是因為中國經(jīng)濟增長支撐著對黃金的需求,,黃金被視為安全資產(chǎn),,受到中國人的極大追捧。有人把現(xiàn)在澳大利亞黃金出口盛況稱為“淘金熱”,。
據(jù)日本《朝日新聞》10月31日報道,,地表之下很深處,大型機械看起來小得像豆粒一般,。在澳大利亞西部的卡爾古利,,卡爾古利聯(lián)合金礦公司的金礦堪稱澳大利亞最大規(guī)模,。
報道稱,,從1噸巖石當中約能提取2克黃金。這片3.5公里長,、1.5公里寬的大礦場從1989年開始,,經(jīng)過了反復挖掘,現(xiàn)在深達600米左右,。該金礦去年出產(chǎn)了22噸黃金,。
金礦也是旅游勝地。50年前就開始在這一帶的金礦工作,、目前在做導游的吉布森介紹說:“近10年來,,裝載卡車、重型機械的數(shù)量在不斷增加,?!?/p>
報道稱,去年澳大利亞黃金產(chǎn)量為298噸,,僅次于中國,,居世界第二位。如果算上對新西蘭和巴布亞新幾內亞等鄰國金礦石進行精煉的部分,總產(chǎn)量超過三百噸,,比上一年增長約17%,,出口額達178億澳元(約合137億美元)。這約為牛肉出口額的2倍,,羊毛出口額的5倍,。
據(jù)日本《朝日新聞》報道,從19世紀50年代至20世紀第一個10年的初期,,澳大利亞曾出現(xiàn)淘金熱,。一個世紀過去了。再度出現(xiàn)的“淘金熱”的最大主顧卻是中國人,。鑄造紀念金幣的珀斯鑄幣廠,,承擔著澳大利亞九成以上的純金精制工作。95%的純金主要以金條形式出口,。該廠2011年面向中國的出口為100噸,,到2016年增加到約230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