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南京4月1日電(記者蔣芳)在和平廣場紫金草花園里修剪樹木,、參觀史料陳列廳,、接受口述史采訪……清明前夕,,日本悼念南京大屠殺遇難者植樹訪華團事務局長秋本芳昭獨自一人來到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祭掃。據(jù)統(tǒng)計,,該植樹訪華團人士連續(xù)33年累計栽種樹木6萬多株,。
日本悼念南京大屠殺遇難者植樹訪華團是由日中協(xié)會組織的日中友好活動項目。1986年起,,該團每年組織團員來到南京,,在紀念館、珍珠泉公園等地累計栽種6萬多株樹木,,留下“綠色贖罪”的身影,,從未間斷。
今年是紀念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0周年,,但由于前植樹訪華團團長,、日中協(xié)會理事長白西紳一郎的離世,,團員年事已高等原因,今年的植樹訪華團未能成行,。
為了讓“綠色贖罪”的傳統(tǒng)繼續(xù)下去,,年逾八旬的秋本芳昭決定開啟一個人的“綠色贖罪”之旅。3月底到達南京后,,他參觀了紀念館“三個必勝”展廳,。他在展廳內(nèi)“遣返日俘日僑善待日本遺骨”板塊前駐足良久。
秋本芳昭說,,父親1944年至1945年間曾在南京經(jīng)營貿(mào)易公司,。秋本和弟弟曾隨父親在南京太平南路生活過兩年,因此對南京有著特殊的感情,。
秋本芳昭指著展板上一張寫有“南京市政府暫封日僑占用房屋 如敢擅入及搬遷什物嚴懲不貸”的照片說,,這是當年南京市政府為了保護日僑財產(chǎn),在日僑房屋上貼上封條,。他家居住的房屋也被貼上封條,,因此沒遭受到任何破壞。6個月后,,他們一家作為日僑被遣返回國。在此過程中,,一直獲得善待,。
“日本侵華戰(zhàn)爭是錯誤行為,希望通過‘綠色贖罪’表達對遇難者的悼念,,更希望把和平的理念傳承給下一代,,也讓更多日本年輕人知道南京大屠殺歷史真相?!鼻锉痉颊颜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