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微信掃描二維碼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圓形閱覽室位于大英博物館中央。為撰寫《資本論》等著作,,馬克思居住倫敦期間常在此借閱圖書。新華社發(fā)
圓形閱覽室位于大英博物館中央,。為撰寫《資本論》等著作,,馬克思居住倫敦期間常在此借閱圖書。新華社發(fā)
本報北京5月18日電 (記者王玨)5月18日是第四十三個國際博物館日,,今年的主題為“作為文化中樞的博物館:傳統(tǒng)的未來”,。各地博物館舉辦精彩的主題活動,搭建博物館與公眾溝通的橋梁,。 中國主會場活動開幕式在湖南省博物館舉行
新華社武漢5月18日電 體驗“5G智慧博物館” 新華社記者喻珮,、王賢 敲擊曾侯乙編鐘“變身”2000多年前的“樂師”、App掌上暢游博物館,、360度近距離欣賞文物……“5G智慧博物館”18日在湖北省博物館亮相
農耕時,,每件沾有泥土的農具,都是鄉(xiāng)親們的好伙伴,。大家與它們朝夕相伴,,習慣于早出晚歸,也習慣于把每一件農具都打磨得發(fā)亮,。鐮刀,、鋤頭、鎬頭,、鍬,、犁,每一件都比它們的名字更亮
新華社柏林4月5日電(記者田穎)為紀念德國包豪斯學校成立100周年,,魏瑪包豪斯博物館5日正式開館,。 魏瑪包豪斯博物館從2015年開始建設,外觀為極簡風格的灰色立方體,,展區(qū)面積達2000平方米,,展出包豪斯早期大約1000件作品
創(chuàng)新是改革開放的生命,理論創(chuàng)新是實踐創(chuàng)新的先導,。40年來,,改革開放與馬克思主義創(chuàng)新發(fā)展是相互促進、相輔相成,、有機統(tǒng)一的歷史進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創(chuàng)新成果指引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