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奉行實用主義原則的德國和呵護(hù)保守主義友情的奧地利,從俄氣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來看,,烏克蘭危機(jī)之后,,俄羅斯對歐洲整體的天然氣出口量不降反增。2016年,,俄對歐實際供氣量同比增長12.5%,,這個數(shù)據(jù)在2017年和2018年上半年也分別達(dá)到8.1%和6%;從市場份額來看,,2015-2017年,,俄氣在歐洲天然氣市場的比重分別為31%、34%和36%,;而就地域來看,,波羅的海三國對俄氣的依賴程度接近100%,保加利亞,、斯洛伐克和匈牙利等國達(dá)80%,,奧地利、波蘭和捷克等國也將近50%,,德國和意大利對俄依賴較高,。
盡管美國多次反對 “北溪-2”的建設(shè),特朗普甚至抨擊德國在能源問題上成為俄羅斯的“俘虜”,,但面對項目的實際落地,,美國雖有不忿,但也取消了原本計劃針對“北溪-2”的制裁,。即便如此,,尋求歐洲能源市場多樣化一直是美國孜孜以求的目標(biāo)。彭博社11日報道稱,,美國共和黨參議員羅恩·約翰遜和民主黨參議員克里斯·墨菲10日提交一份草案,,提議美國劃撥10億美元資助歐洲能源項目,以幫助歐洲實現(xiàn)能源多樣化,,從而抗衡來自俄羅斯的影響力,。(記者 劉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