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巴黎12月23日電 專訪:“我有幸參與和見證了中國改革開放40年”——訪中國改革友誼獎章獲得者阿蘭·梅里埃
新華社記者應強 陳晨
一位年逾80歲的法國老人,,精神仍然矍鑠,,雖然不會說中文,但是在過去40年中從其事業(yè)到家庭都與中國緊密相連,。他就是中國改革友誼獎章獲得者,、助力我國醫(yī)療衛(wèi)生事業(yè)發(fā)展和對外合作的開拓者,、法國梅里?;饡飨⑻m·梅里埃。
日前從北京返回法國里昂的阿蘭·梅里埃接受了新華社記者專訪,。18日在北京參加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的他仍沉浸在興奮中:“這次能夠獲獎是巨大的榮幸,,這對于我,、我的家庭和我在中國的事業(yè)而言,,是一種莫大的榮耀和驕傲,?!?/p>
阿蘭·梅里埃的祖父馬塞爾是“微生物之父”巴斯德教授的學生和助手,創(chuàng)立了梅里埃公司,。梅里埃家族幾代人都同中國友好交往,。阿蘭·梅里埃岳父早在兩國建交前就積極推動法中汽車合作,,得到周恩來、鄧小平等中國老一代領導人贊揚,。
1978年中國開始改革開放后,,阿蘭·梅里埃一家?guī)缀鯀⑴c和見證了中國改革開放特別是醫(yī)藥衛(wèi)生領域發(fā)展的每個關鍵階段?!案母镩_放40年進程中,,中國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作為一個外國人能夠參與和見證中國的發(fā)展,,我深感榮耀,。”
“1978年我第一次前往中國參加會議,,我做講座,,聽眾多是七八十歲的老人,那時中國大學校園基本是空的,;如今,,中國大學里都是活躍的青年學生,他們朝氣蓬勃,、充滿活力、才華橫溢,?!卑⑻m·梅里埃對中國今昔對比感受最深。
80年代初,,時任羅訥-阿爾卑斯大區(qū)議會副主席的阿蘭·梅里埃推動了羅訥-阿爾卑斯大區(qū)與上海市建立友好關系,。從80年代到90年代,阿蘭·梅里埃多次訪華,推動法中醫(yī)藥衛(wèi)生合作,,他對中國渴望縮小與西方國家差距感受頗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