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姆·湯普森泰絲博物館坐落在泰國首都曼谷市中心繁華的拉瑪一世路上,在這家博物館里,,大象,、孔雀等泰國人引以為豪的文化元素栩栩如生地出現(xiàn)在各種精美的絲綢制品上。這里展示的泰絲制品,,正是中泰兩國絲綢文明融合交流的產物,。
中國是絲綢的發(fā)源地。中國絲綢沿著古代絲綢之路的海上和陸上貿易通道向外傳播,。受到中國絲綢影響的泰國,,發(fā)展出帶有自身特色的泰絲。
博物館里,,中文解說員甫佳惠向前來參觀的中國游客介紹中泰絲綢的淵源,。她說,泰國蠶繭膠質較多,,繅出的生絲表面有凹凸不平的小結,,作為紡織經線很容易斷裂,,而中國生絲表面光滑細膩,正好彌補了泰絲的不足,。吉姆·湯普森公司每年都從中國進口大量生絲,,在泰絲中加入中國絲,很多泰絲制品的經線來自中國,,緯線來自泰國,。
曾兩次來曼谷參加“泰國絲綢走向世界”時裝秀的中國設計師易茗告訴記者,泰國絲綢偏硬,,制成的服裝廓形很好,,在世界時裝界很受追捧,但不足之處是略顯厚重,。相較而言,,中國絲綢輕柔飄逸。
易茗說,,自己在時裝秀設計禮服時,,以泰絲為主體,再在細節(jié)上加入中國絲綢的元素,,增加禮服靈動感的同時又展示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魅力,,這樣的禮服在時裝秀上總是格外引人注目。
如今,,泰國工業(yè)化絲綢生產蓬勃發(fā)展,,但傳統(tǒng)手工泰絲技術也一直得到傳承。在泰國東北部的清邁府,、素輦府,、呵叻府等地的村莊里,至今還有村民使用傳統(tǒng)工藝織泰絲,。老人們坐在院子里,,一邊聊家常,一邊用傳統(tǒng)織布機,,織一平方米泰絲需要一個月時間,,這樣的泰絲價格不菲。
在這些地方,,很多人到城市尋找工作機會,,老人們選擇留在村里織泰絲。泰國開泰研究中心中文部主任黃斌認為,,對于強調“適度經濟”的泰國人而言,,外面的節(jié)奏影響不了他們,慢慢地織泰絲也是中國絲綢文明邂逅泰國佛教文化的一種沉淀。(汪瑾)
新華社曼谷12月2日電(記者汪瑾 張可任)第八屆泰絲服裝文化展暨第一屆泰絲國際時裝周1日在曼谷開幕,,中國設計師富有中國傳統(tǒng)文化元素的作品驚艷亮相,受到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