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歐洲人民黨黨團和社會黨黨團兩大黨團主導歐洲議會的局面不再,在今后5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內(nèi),,議會各派力量將加劇博弈。這種變化不利于決策效率,,或導致一個小議案的通過都會非常困難,。
值得關注的是,各黨團內(nèi)部派系力量的角力也在加劇,,這會給歐洲議會未來增添更多不確定性,。
一個典型的例子是,匈牙利青民盟在選舉中獲得13席后,,青民盟主席歐爾班26日晚表示,,他愿意與任何想要阻止向歐洲移民的政黨合作。
此前,,由于青民盟主張限制移民,,遭到其所在的人民黨黨團的排斥,,于今年3月宣布中止青民盟在該黨團內(nèi)的權利。此后,,盡管極右翼力量向青民盟發(fā)出過邀請,,但該黨表示要留在人民黨黨團內(nèi)。
分析人士認為,,在“碎片化”格局中,,憑借手中的13個席位,青民盟增加了與各黨團討價還價的籌碼,,是否繼續(xù)留在人民黨黨團或對議會內(nèi)力量對比造成不小的影響,。
“總理”人選難決定
此次歐洲議會選舉還將對歐盟委員會主席的人選產(chǎn)生影響。本來,,歐洲議會無權選舉歐委會主席,,只能對由歐洲理事會提名的人選進行表決。不過2009年生效的《里斯本條約》規(guī)定,,歐洲理事會提名歐委會主席人選時“要考慮到歐洲議會的選舉結果并經(jīng)過適當?shù)拇枭獭薄?/p>
根據(jù)這一模糊表述,,歐洲議會2014年推出“領銜候選人”制度,各黨團一致推舉議會第一大黨團人民黨黨團的“領銜候選人”容克出任歐委會主席,。經(jīng)過一番明爭暗斗,,歐洲理事會最終決定由容克擔任此職。
容克是第一位在“領銜候選人”制度下誕生的歐委會主席,。但這次,,人民黨黨團“領銜候選人”韋伯恐怕沒有容克那么幸運了。
與5年前一致推舉容克不同,,如今各黨團各有“小算盤”,。議席數(shù)排名第二的社會黨黨團的“領銜候選人”弗蘭斯·蒂默曼斯明確表示:“我想成為歐委會主席,沒有B計劃,?!倍?6日晚其他黨團“領銜候選人”登臺亮相時,也都表達了擔任歐委會主席的愿望,。(執(zhí)筆記者:李驥志,;參與記者:田棟棟、王子辰,、任麗穎,、桂濤、徐永春,、袁亮,、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