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發(fā)生重大核泄漏事故迄今8年多,清除核污染的“善后”工作推進艱難,。日本政府及運營方東京電力公司27日更新“清污”方案,,再次推遲全部清除三座廢棄反應堆內燃料棒的期限,希望2031年達成目標,。
【4700多根乏燃料棒】
在2011年“3·11”大地震及海嘯引發(fā)福島核泄漏事故后,,毀損嚴重的三座核反應堆中至今仍存有4700多根乏燃料棒。由于儲存它們的冷卻池沒有覆蓋,,一旦發(fā)生地震,、海嘯或洪水,污水可能外泄,,導致燃料棒熔化,,釋放大量放射性物質。
根據更新方案,,從廢棄反應堆中清出所有乏燃料棒并轉移至干燥,、安全地點存放的作業(yè)擬2031年完成。其中,,3號反應堆的清理作業(yè)今年4月已開始,,擬2021年3月清出全部566根乏燃料棒;1號和2號反應堆清理作業(yè)原定去年開始,,一再延遲,,現在設定為最早2024年、最遲2028年啟動,。
【120萬噸污水】
核電站內將近1000個用于儲存乏燃料棒的冷卻水箱中現有120萬噸放射性污水,,同時每天增加170噸。按照東京電力公司方面的說法,,這些污水經過進一步處理后,,可以清除絕大部分污染物,但仍會含有放射性物質氚,、即超重氫,。
美聯社報道,根據專家解釋,,小劑量的氚對人體無害,,但日本民眾仍有疑慮,尤其擔心“放水入?!庇绊懜u及周邊地區(qū)海域的漁業(yè)和農業(yè),,東京電力公司因而遲遲不敢開始作業(yè)。根據日本政府近期草擬的方案,,可能采取“放水入?!?、“蒸汽入空”或兩者結合的方式排放污水。
東京電力公司方面表示,,它只能在2022年夏天以前儲存最多137萬噸污水,,因為實施“放水”以前,需要大量籌備工作,,比如在明年以前騰出地方建設安全儲存設施,,以便容納已清理的乏燃料棒。
【880噸熔融燃料】
“清污”作業(yè)最棘手的任務是清理留存在1,、2,、3號核反應堆內熔融燃料,據測算大約為880噸,,規(guī)模6倍于美國迄今發(fā)生的最嚴重核泄漏事故——1979年“三英里島事件”后遺留的熔融燃料,。
日方使用機械臂從反應堆側面進入底部探查,以便頂部的燃料棒清除作業(yè)同時進行,。清除熔融燃料的作業(yè)擬2021年從2號反應堆開始,,需要萬分謹慎,第一步僅僅清出“一小勺”,,根據國際原子能機構指導作測算,、分析,再逐步擴大清除規(guī)模,。1號,、3號反應堆分別由于放射性物質濃度和水平面過高問題,仍無法確定開工時間,。
【77萬噸放射性垃圾】
如何處置從反應堆清理出來的熔融燃料,、其他受污染的建筑材料等有害“垃圾”,日方深感頭疼,,迄今沒有制定具體方案,。東京電力公司準備等熔融燃料清理出來“再說”。畢竟,,這些“垃圾”無法一扔了之,,需要先進技術減輕危害、壓縮體積,。東京電力公司和政府的初步計劃是先找到地方“儲存”,但選址要獲得當地民眾同意絕非易事,。
另據估算,,到2030年將產生77萬噸放射性固體垃圾,包括核電站周邊地區(qū)受污染的土壤,、瓦礫,、淤泥和水箱等容器,。日方說,2028年才會擬定垃圾處置方案,。
“清污”完成后,,才能實現福島核電站“報廢”。據日本政府估算,,“報廢”成本大約8萬億日元(約合5110億元人民幣),,加上賠償、清污,、儲存等成本,,“善后”總成本大約22萬億日元(1.4萬億元人民幣)。(沈敏)(新華社專特稿)
新華社新德里6月24日電 印度研究人員近期開發(fā)出一種新型燃料電池催化劑,,相較現有的鉑基催化劑,,新型催化劑的使用成本大幅降低,,且穩(wěn)定性和轉化效率更高
當地時間18日晚,,一名行人在日本沖繩縣伊良部島的一處海灘上,,發(fā)現了一個標記有“核燃料棒”字樣的物體,并向當地警方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