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lián)合國開發(fā)計劃署(UNDP)和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攜手在中國社交媒體上聯(lián)合發(fā)起的“宣傳防疫 算我一份”倡議活動9日收官,。數十萬網友積極參與,,用50多種語言和方言分享了應對2019冠狀病毒的防護措施,。
“宣傳防疫 算我一份”活動海報,。UNDP供圖
為期一個月的“宣傳防疫 算我一份”活動在微博上取得了超過2800萬的關注度,。活動旨在讓所有人,,不論語種,、地區(qū)、收入水平和文化程度,,都及時獲得防疫信息,。
聯(lián)合國開發(fā)計劃署駐華代表白雅婷(Beate Trankmann)表示:“在疫情面前,每個人都有權利了解如何做好防護,。由于缺乏應對機制,,包括老年人和少數民族群體在內的弱勢群體更有可能受到疫情的影響。我們的職責是幫助他們提升抵御與恢復能力,?!?/p>
“宣傳防疫 算我一份”活動充分調動了網友們的積極性,鼓勵大家自愿通過富有創(chuàng)造力的方式制作視頻,,向社會的每個角落,,尤其是本來難以獲取正確的防疫信息的弱勢群體傳播了必要的防護知識,產生了積極的社會影響,。
傳播虛假信息和謠言會導致恐慌和污名化,,世衛(wèi)組織將不實新聞報道定義為“信息疫情”。本次活動大力倡導人們抗擊“信息疫情”,也正是這一共同使命使得人們緊密地團結在一起,,對這個新議題進行了更廣泛的討論,。參與者們志同道合、樂于分享,、相互學習,。疫情防控期間,盡管大家身處各地,,卻依然通過這一途徑建立聯(lián)系,,在線相互支持,。
李嘉灝是一名參與活動的上海年輕人,。他表示:“即使你遠離抗擊疫情的最前線,但通過幫助人們及時了解疫情信息,,仍然可以為這場戰(zhàn)斗做出貢獻,。”他在提交的視頻中用上海方言教自己的奶奶如何戴口罩,。
“宣傳防疫 算我一份”活動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側重于中國的弱勢群體和少數民族社區(qū),鼓勵年輕人用藏語,、彝語,、傣語、維吾爾語和各地方言介紹和傳播世衛(wèi)組織的相關防疫知識,。隨著病毒的跨境傳播,,第二階段則側重于國際間的防疫知識傳播。來自世界各地的網友紛紛響應,,自發(fā)用日語,、泰語、越南語,、韓語,、西班牙語、羅馬尼亞語和冰島語等語言錄制視頻,。
活動參與者在幫助他人了解防疫知識的同時,,也加強了自身對防疫知識的理解。一位名叫瑪利亞·費爾南達(Maria Fernanda)的西班牙參與者表示:“我在用西班牙語錄制視頻的過程中,,重復了很多次防疫知識,,加深了印象。我認為這也是一個內化自我保護知識的過程,。我不僅主動減少了自己的社交,,還鼓勵朋友們這樣做。”
截至活動結束,,網友們貢獻了用50種語言和方言錄制的視頻,,充分展現(xiàn)出個體的創(chuàng)造力和獨特的文化身份。一位參與者甚至用手語錄制了視頻,,幫助聽障群體及時了解防疫知識,。
此項活動還使了用人工智能新聞主播補充了一些方言版本,利用科技進一步傳播關鍵的防疫建議和有關疫情的最新情況,。整個活動中,,聯(lián)合國開發(fā)計劃署始終與世衛(wèi)組織保持密切合作,確保網友們分享的所有防疫信息均準確可靠,。
此外,,聯(lián)合國開發(fā)計劃署可持續(xù)發(fā)展目標動物大使、雙胞胎大熊貓啟啟和點點也在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提交的視頻中出鏡,,為宣傳防疫做出了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