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9月20日電 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18日刊發(fā)的一項最新研究結果顯示,全遠程辦公員工的碳足跡,、即溫室氣體排放量,,可能不到在辦公室上班員工的一半。
2021年12月12日,,在英國倫敦,,一名市民居家辦公。新華社記者李穎攝
美國微軟公司和康奈爾大學的研究人員利用美國能源信息局“居民能源消費調查”數據和微軟員工的通勤及遠程辦公行為等多套數據集,,制作出位于美國的員工在遠程辦公、混合辦公和到崗辦公時的碳排放量模型,,碳排放來源包括住宅和辦公室能源消耗,、通勤、非通勤出行和IT設備,。
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把整天的工作在家中完成,可讓一名員工的碳足跡比在辦公室上班時減少超過50%,。
研究結果顯示,,即便一周僅遠程工作2天到4天,溫室氣體排放量也可減少11%至29%,。平均每周遠程工作超過一天便有助減排的主要原因在于辦公場所能源消耗和人員通勤減少,。但研究人員說,并非任何程度的遠程辦公都有利環(huán)保,。
2022年1月24日,,早高峰通勤的人們走在英國倫敦的倫敦橋上。新華社發(fā)
美國《華盛頓郵報》援引研究人員的話報道,,如果員工采取每周僅遠程辦公一天的混合模式,,其減排效應可能遭多重因素抵消,例如非通勤出行和家庭能源消耗,。
研究人員在報告中寫道:“實現(xiàn)遠程工作對環(huán)境的益處,,需要仔細規(guī)劃生活方式、居家和到崗上班,,同時需要個人,、企業(yè)和決策者把可持續(xù)的做法和激勵措施加以協(xié)調?!?/p>
上述研究聚焦美國,,主要反映在大城市生活的白領員工行為。
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若要讓遠程工作的益處最大化,,需要依靠多重因素,包括車輛選擇、通勤方式,、住宅和辦公室能效等,。隨著更多美國人選擇電動車和清潔能源,不同工作模式的環(huán)境益處和成本將改變,。
研究人員建議,,減排措施不應局限于讓員工遠程或彈性辦公;應使寫字樓使用可再生能源,,或向通勤人員提供更多綠色出行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