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問題觀察員 鄭韜
自去年底以來,中歐關系發(fā)展勢頭向好,。年初中歐高層互訪迎來“小暖春”,,近來中歐環(huán)境與氣候、數(shù)字,、經(jīng)貿(mào)領域高層對話相繼順利舉行,,中歐戰(zhàn)略高層對話也已排上日程,各領域磋商有序推進,,為雙邊關系發(fā)展注入新動能,。
但另一方面,中歐關系也面臨一些挑戰(zhàn),。歐洲對華堅持“伙伴—競爭者—制度性對手”的三重定位,,“既要在歐方有需求的領域合作,又要遏制中國發(fā)展”的目標悖論,,加之近期“去風險”的錯誤導向,,導致歐洲陷入認知偏差,對華政策在邏輯不通,、無法自洽的死胡同里游移不定,、走不出來,干擾中歐合作順利開展,。
政策制定始于決策者對自身和外部世界的認知,,認知是決定政策實施成敗的關鍵因素,。認知能力基于對歷史社會發(fā)展客觀、全面,、科學的認識,,一孔之見的主觀主義、刻板固執(zhí)的教條主義必然會導致決策失當,、效果不彰,。因此,要為中歐關系發(fā)展營造理性,、客觀,、友好的環(huán)境,歸根結底還要從思想根源上糾偏,。
歐洲認知偏差一:“去風險”能夠增強自身競爭力,。歐洲近期一再強調(diào)不尋求對華“脫鉤”,而是要“去風險”,。國家競爭力來自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而不是相互踩拉和惡性比拼。自由市場,、公平競爭一直是被歐洲奉為圭臬的價值坐標,。面對美國《通脹削減法案》的不公平打壓,歐盟發(fā)出了“我們要公平”的大聲疾呼并誓言反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們可以不期待歐洲對中國的遭遇感同身受,但要知道“失道者寡助”,。歐洲承認中國在人工智能,、量子技術等領域的全球領先地位,就要敢于同中國合作共贏,,而非所謂“降低依賴”,,與中國保持距離。中國是歐洲應對風險挑戰(zhàn)的關鍵伙伴,,“去風險”無法給予歐洲絕對安全的避風港,,損失的是搭乘中國發(fā)展快車的機遇。在中歐利益緊密交織的背景下,,不合作才是最大的風險,,不發(fā)展才是最大的不安全,不理解才是最大的障礙,。
“去風險”隔絕的還有雙方民眾的友好情誼,。作為德國埃爾朗根-紐倫堡大學曾經(jīng)的留學生,筆者為母校不再接收中國公派博士生感到十分遺憾,。殊不知,,短暫的留學經(jīng)歷,,讓百年名校濃厚的學術氛圍,、教授們的精彩講授,、校園里那兩棵繁茂的玉蘭樹,都成為筆者最珍貴的人生記憶之一,,也種下了致力中德友好的心愿,。部分決策者生活在信息繭房,他們寧愿蒙住耳朵和眼睛也不愿承認,,民眾特別是年輕人之間的交流,,對打破鴻溝隔閡有著不可或缺的巨大作用。
歐洲認知偏差二:追隨美國可保歐洲安全無憂,。烏克蘭危機激活了跨大西洋聯(lián)盟,。歐洲不想成為大國博弈的戰(zhàn)場,卻無奈部分成員國無論如何不肯戒斷美國的安全保護,,只好繼續(xù)披著“共同價值觀”這件本已陳舊不堪的外衣,,自欺欺人地躲在美國的羽翼之下。事實上,,根據(jù)歐洲對外關系委員會對12個成員國所做民調(diào),,只有五分之一的受訪者認為歐美擁有共同價值觀。愈來愈多的歐洲人意識到,,美國奉行的單邊主義,、強權政治,同歐洲所追求的多邊主義理念難以相容,。
基辛格說過:做美國的敵人是危險的,,做美國的盟友是致命的。追隨美國吃過的苦,,歐洲應該最有體會,。極限制裁俄羅斯,破壞歐俄能源合作,,美國借機大發(fā)橫財,。是真心保護還是趁火打劫、當工具利用,,歐洲的心里是清楚的,。當今世界絕非兩極格局的翻版,越來越多的全球參與者已不再遵從簡單的二元邏輯,。從戴高樂到馬克龍,,從施羅德到默克爾,團結自強,、戰(zhàn)略自主一直是歐洲一體化事業(yè)的遠大目標,。一代代覺醒的歐洲政治家孜孜以求,,努力使歐洲成為國際格局中的獨立一極,把歐洲的安全和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
歐洲認知偏差三:作為中美博弈的重要變量,,歐洲擁有更多討價還價的籌碼。有觀點認為,,歐洲是決定中美博弈的關鍵砝碼,。不可否認,歐洲擁有強大的實力以及同中美兩國的密切關系,。但這是一把“雙刃劍”,,舞好多方受益,揮錯傷及自身,。歐洲在制定政策時更需如履薄冰,,謹防重蹈歷史覆轍。美蘇冷戰(zhàn)時期,,兩大陣營紛紛拉攏歐洲,,造成歐洲、德國的分裂,,給人民帶來深重災難,。這段歷史,應成為歐洲對當下局面保持高度清醒,、謹慎選擇對華策略的警鐘,。
新加坡前外交部長楊榮文指出:“歐洲既可以助長美國對全球永久霸主地位的渴望,也可以促使美國制定一個更現(xiàn)實的議程,。對于中國,,歐洲應該采取自己的立場,中歐都不是對方的天敵,。在許多問題上,,歐洲更深思熟慮的立場有助于其他地區(qū)穩(wěn)定?!敝袊斫鈿W洲的處境,,從未要求歐洲選邊站隊,并一直支持歐洲尋求戰(zhàn)略自主的決心和致力于多邊主義的努力,。不要狹隘地將中國對歐洲的理解支持為拉攏討好,,中國只是選擇了歷史正確的一邊。
今年是中歐建立全面戰(zhàn)略伙伴關系20周年,。在碩果累累的金秋,,中歐還將迎來更密集高層往來,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博雷利將訪華,,年內(nèi)還將舉行中歐領導人會晤,,這為雙方促進認知,、避免誤解、推動合作提供了重要契機,。作為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fā)展、推動人類進步的同路者,,中國期待擁有理性主義沃土,、充滿反思主義精神的歐洲,,在歷史發(fā)展的關鍵時刻,,把住正確航向,樹立理性認知,,與中國攜手同行,,惠及雙邊、增益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