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截至今年3月,,中央紀委監(jiān)察部網站專題欄目《懺悔與剖析》已經推出3年。3年間,,該欄目不定期曬出黨的十八大以來查處的典型違紀違法案件,,通過剖析案情及違紀違法者的心靈懺悔,給黨員干部以深刻警醒,。更為重要的是,,通過這些貪腐官員懺悔,可以尋找出貪腐犯罪的種種原因,,可以更加有的放矢地懲治犯罪,。從今天起,《法制日報》視點版推出“聚焦懺悔錄中的廉政風險點”系列報道,,敬請關注,。
□ 本報記者 陳 磊
□ 本報實習生 陳佳韻
“我粗淺地認為,收受紅包禮金行為比較隱蔽,,你知我知,,成本低、風險小,,一般會抱以僥幸心理,。”
說這番話的,,是四川省農業(yè)廳原巡視員胡相全,。近日,,中央紀委監(jiān)察部網站專題欄目《懺悔與剖析》公布了胡向全的悔過書,。
中央紀委監(jiān)察部網站自2015年2月底推出該欄目至今,,已經披露了22名違紀違法者的悔過書,。《法制日報》記者梳理發(fā)現(xiàn),,其中有19人在悔過書中反思自己的腐敗原因時,,提及了或是僥幸,、或是貪欲,、或是不平衡的心態(tài),。
腐敗犯罪普遍存在僥幸心理
胡相全是最新一名被該欄目公布悔過書的腐敗官員,。
1953年出生的胡相全,2013年12月落馬時已年屆花甲,,“曾經的郵遞員一路成長為正廳級干部,又何以倒在了退休前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