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區(qū)京昆劇團團長張宇(右)和《大成》主編何國棟(左)介紹“一書一戲慶回歸”系列活動。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富夢瑤):9日,,“慶祝香港回歸二十周年 香港特區(qū)京昆劇團和北京京劇院在長安大戲院獻演京劇《沙家浜》和《秦香蓮》暨《二十世紀名人書法大成》紀念新版首發(fā)式”新聞發(fā)布會在北京舉行,。
今年是香港回歸二十周年,由滬港文化交流協(xié)會,、香港特區(qū)京昆劇團,、《二十世紀名人書法大成》(簡稱《大成》)編委會攜手北京京劇院,舉辦“一戲一書”(“一戲”指京戲,,“一書”指《大成》)系列活動,,以示慶祝。
以香港企業(yè)家張宇為團長的香港特區(qū)京昆劇團,,聯(lián)袂北京京劇院,,將于6月14日、15日在北京長安大戲院先后演出現(xiàn)代京劇《沙家浜》和傳統(tǒng)經典張派名劇《秦香蓮》,。香港特區(qū)京昆劇團是2010年于香港注冊的唯一民營劇團,,旨在內地、香港間傳承和弘揚國粹京劇藝術,。
這次慶回歸演出活動,,以北京京劇院為班底,天津青年京劇團團長,、裘派傳人孟廣祿,,國家京劇院三團團長、奚派傳人張建國以及北京京劇院優(yōu)秀青年演員杜喆,、翟墨等都將擔任主要角色,,香港特區(qū)京昆劇團優(yōu)秀張派青衣吳春華將分別在兩場戲中飾演“阿慶嫂”和“秦香蓮”。
張宇先生在接受采訪時說:“這次來京為慶香港回歸二十周年演出很有意義,,體現(xiàn)了京劇不分地域,、不分院團的合作精神。這回我可要抖一抖老精神,,繼續(xù)弘揚國粹的精神,,把內地、香港的京劇交流互動做得更好,,讓京劇藝術的春風吹到港澳臺地區(qū),,使同胞們對民族文化有更多的認同和自信”。
《大成》于2014年2月出版,,它是從歷史的大文化的角度編纂的,,讀者可以從中讀到許多書法背后的東西,從軍政,、文藝,、科教、工商,、體育到宗教各界,,共507位名人,每人都承載著一段歷史,,人們似乎從書中看到一幅幅壯麗的歷史畫卷,,此書不僅具有欣賞性、知識性,,而且更具文獻價值和收藏價值,兩年多內已出版了三個版本,。
《大成》主編何國棟是一位資深編輯,、作家,他與張宇先生此番合作慶祝香港回歸二十周年,,緣于他倆人對京劇,、書法等傳統(tǒng)文化藝術的共同愛好。兩人共同籌劃出版《大成》紀念版,,與京劇演出相輔相成,,名為“一書一戲慶回歸”。為了增添“一書”的香港元素,,他們的合作者滬港文化交流協(xié)會會長姚榮銓幾經周折,,收集了一批香港名人的書法作品,為《大成》錦上添花,。其中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張大千的女弟子方召麟于1997年7月題寫的《香港回歸紀念碑銘》,,此碑一直被陳列在黃帝陵內,,意義非凡,。
“一書一戲慶回歸”新聞發(fā)布會現(xiàn)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