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源立本 博物藏珍
作為2017年文化遺產(chǎn)日主場城市系列活動之一,,河南博物院攜手洛陽博物館主辦的“絲綢之路與中原”文物展于6月10日在洛陽博物館開展,。
洛陽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歷史文化名城和著名古都,有著5000多年的文明史,、4000多年的城市史,、1500多年的建都史。作為華夏文明的搖籃,、河洛文化的發(fā)祥地,、絲綢之路的東方起點和隋唐大運河的中心,悠久的歷史給我們留下了無數(shù)底蘊深厚,、內(nèi)涵豐富的文化瑰寶和珍貴遺存,。得益于此,始建于1958年的洛陽博物館成為洛陽乃至中國的文化地標,。館內(nèi)藏品豐富,,華夏文明的歷史變遷、滄海桑田,,在這里可見一斑,。
由河南博物院與洛陽博物館主辦的“絲綢之路與中原”文物展于6月10日在洛陽博物館開展。(洛陽博物館供圖)
此次展覽集河南博物院,、洛陽博物館,、龍門石窟研究院、鞏義市博物館的珍貴文物200余件,,通過絲路萌芽,、絲路開啟、四方通衢,、八方來朝,、絲路展延五個部分,引導觀眾重溫華夏文明興盛,、發(fā)展的過程,,以及絲綢之路為文明融合做出的貢獻。戰(zhàn)國琉璃球,,漢代人形柱陶樓,,北魏趙安香造像,,唐三彩孔雀杯,宋陵石刻客使頭像,,明代萬歷號沉船出水的青花瓷器等都是首次在洛陽博物館展出,,品類豐富,觀賞性高,。
為了迎接此次的自然和文化遺產(chǎn)日活動,,洛陽還展出了“丹青記憶 守望家園——中國文化遺產(chǎn)美術展”,通過藝術的方式再現(xiàn)了遺產(chǎn)地獨有的歷史底蘊,、文化特征和人文風情,,詮釋了文化遺產(chǎn)的精深內(nèi)涵,不僅讓人們領略到文化遺產(chǎn)的藝術之美,,更讓人們感受到其所蘊含的精神力量,。
歷史見證 小城大夢
行走洛陽,每一步都是對歷史的丈量,。6月11日,,記者團參加了二里頭遺址博物館的開工奠基儀式,這是“十三五”期間國家重大文化工程,。兩年多后,,河南洛陽偃師二里頭遺址將向公眾呈現(xiàn)最早中國都城的歷史風貌。
為了保護好夏商文明的重要遺址,,各級政府對二里頭遺址博物館項目給予大力支持,。項目占地208畝,建設規(guī)模3.1萬平方米,,總投資6.3億元,,計劃于2019年10月建成。屆時,,二里頭遺址博物館將成為全國最大遺址保護,、展示和利用的示范區(qū),中國早期國家形成和發(fā)展研究展示中心,,夏商周斷代工程和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研究,、展示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