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導演口口聲聲說“所有尖酸刻薄,、自以為是的鞭撻者,并沒有付出和投入過一點一滴”,我不知道這個導演是否能分清創(chuàng)造者和觀眾之間的角色定位,你們是負責拍攝制造影視作品的,,而我們,,則是真的在消費影視作品的,,我們做的就是看,,好看就贊,,不好看就踩,,這個視頻網(wǎng)站都懂的道理,,怎么作為導演的你就是不懂呢?你還要讓觀眾付出和投入什么呢,?現(xiàn)在我們唯一能做的,,也是我們本來就有的權(quán)利,,根據(jù)自己的判斷去評價這部劇,,就這樣的權(quán)利都要被你吳導演剝奪了,還要我們?nèi)ジ冻鍪裁?,投入什么呢?/p>
我最討厭的是當我們看到某個演員演的不走心或某個球員踢得不好時,,順口說一句“演/踢的什么玩意啊”,,旁邊會有人說“覺得人家不行,,你上啊”,,而吳導演就和這個旁邊的人一樣讓人討厭,絕大多數(shù)的人都只是觀眾,,但都能根據(jù)自己的判斷去評價某個演員的演技,,絕大多數(shù)的球迷都不會踢球,,但能根據(jù)自己的判斷去斷定某個球員是否在狀態(tài),,我們能為你搖旗吶喊,就有權(quán)利在你不用心的時候向你豎起中指,,畢竟,,是我們養(yǎng)活了你們,,用郭德綱的話來說,我們是你們“衣食父母”,,你們可以不聽我們的,,但起碼應(yīng)該尊重我們,,對得起我們吧,!
吳導演說網(wǎng)友無知,,我承認確實有很多無知的網(wǎng)友,,但如果網(wǎng)友集體“無知”了,是否說明你“無恥”了呢,?吳導演說他討厭那種“墻倒眾人踩的文化”,可吳導演沒搞明白一件事,,就是誰推倒的墻呢,?不是觀眾,,而是你們自己啊,,就允許你們的豆腐渣工程讓這面墻倒了,,就不允許我們在墻倒了之后到上面蹦跶幾下嗎,?比起去踩倒了的墻的觀眾,,制造豆腐渣工程或者說推倒了墻的你們,誰更討厭,?
我想,吳導演或許有個錯覺,,以為目前仍處于供銷社時期,,即便供銷社的人態(tài)度再怎么惡劣,你都不敢得罪他,,因為東西實在太少,,你得罪他可能就買不到了,而眼下是供大于求的時代,,影視作品要想有收視率,,點擊率,首先要質(zhì)量過關(guān),,粗制濫造騙一次兩次還行,,次數(shù)多了就不好使了,,比如郭敬明,。
我從沒有看過《花兒與少年》,,看了這個導演的微博后,,也不打算看,我很難想象一個不尊重觀眾,,甚至對觀眾和自己的角色定位都沒有搞清楚的導演,能導出什么樣的爛貨來!就像一個不重視顧客口味的廚師,,是炒不出好菜來的一樣,,一個不重視觀眾,,甚至辱罵觀眾的導演,,不看其作品就已經(jīng)聞到了爛片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