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黛娜家 攝影:孫伶俐
國際在線報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 顏旭 孫伶俐):根據(jù)聯(lián)合國近東巴勒斯坦難民救濟和工程處公布的數(shù)字,目前登記注冊的巴勒斯坦難民共有500多萬,,其中很多一直生活在條件艱苦的難民營中,。在20日“世界難民日”前夕,,本臺駐耶路撒冷記者前往巴勒斯坦約旦河西岸北部山城納布盧斯,,走訪了難民營女孩魯黛娜的家,。
艾因?貝特麥難民營 攝影:顏旭
魯黛娜的家位于納布盧斯西北部的艾因?貝特麥難民營,,她是家里6個孩子中最小的女孩,。面對生活的磨難,魯黛娜一直求學不輟,,渴望通過學習改變自己的命運,。
魯黛娜工作的美容院 攝影:孫伶俐
魯黛娜說:“我是魯黛娜,今年24歲,。我學習社會學,,已經(jīng)大學畢業(yè)。為了能有更好的未來,,找到更好的工作,,更好地教育自己的孩子,更好地步入社會,,我現(xiàn)在繼續(xù)上研究生,。因為對我來說,本科文憑是不夠的,,我希望有更好的生活,。”
魯黛娜在工作中 攝影:孫伶俐
魯黛娜告訴記者,她爺爺原本居住在美麗的地中海古城雅法,。1948年第一次中東戰(zhàn)爭爆發(fā)后,以色列軍隊強行把他們趕出了家園,。幾經(jīng)輾轉,,最后落腳在艾因難民營。最初,,難民營里都是簡易帳篷,,慢慢蓋起了磚房。隨著人口增多,,就在原先的房頂上逐漸加蓋,,如今變成了一座3層小樓。魯黛娜全家和叔叔一家近20人都擠在這棟小樓里,。難民營中簡易樓的間隔都非常近,,魯黛娜家與鄰居家的小過道只有一米寬。魯黛娜的爸爸今年55歲,,從出生到現(xiàn)在一直生活在難民營里,。他對記者說:“難民營的生活就像一場悲劇,一無所有,。即使到現(xiàn)在,,依舊日復一日遭受磨難。就像你看到的,,難民營每天的生活都是悲慘的,。各種救濟中斷了,情況變得更糟,,一無所有,,沒有工作,沒有希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