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丁一鳴、劉志敏):7月1日就是香港回歸祖國整整二十年的日子,。在這二十年中,,“一國兩制”偉大構想在香港特別行政區(qū)的實踐,保證了香港的繁榮穩(wěn)定和人民的安居樂業(yè),。在回歸二十年這個喜慶日子來臨之際,,記者采訪了特區(qū)第一任立法會主席、現(xiàn)任全國人大常委范徐麗泰女士,,由她來回顧總結“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實踐成果,,展望香港發(fā)展的未來。
范徐麗泰女士回憶起20年前的7月1日,,仍然歷歷在目,。那天,她作為臨時立法會的主席,帶領著議員們宣誓就職,,他們將會組成香港回歸祖國后第一屆立法機構,。范徐麗泰那個時候心中唯一的擔心,是怕自己讀誓詞的時候,、普通話發(fā)音不準,,“前一天彩排的時候,我們臨時立法會有一位議員就跟我說,,你這普通話這個音不對,,那句話不該那樣念。我被他弄得毫無信心,。后來一想,,這不要管他,這一次是全世界的華人都在看,,所以我這次上去念誓詞,第一要清楚,,第二我要挺直我的背,,讓人家看到我們中國人、香港的中國人的志氣,,想到這個就好像很有信心了,。上去后就念了誓詞,后來我內(nèi)地的朋友告訴我:很不錯,,你念的很好,。沒人說我的普通話不行?!?/p>
范徐麗泰在回歸之后擔任臨時立法會主席,。1998年特區(qū)第一屆立法會選舉產(chǎn)生后,范徐麗泰連任三屆,,2008年當選全國人大常委至今,,20年與香港共同走過,切身體會到“一國兩制”方針在香港實踐,,正是香港保持繁榮穩(wěn)定的定海神針,,“如果沒有一國兩制,香港沒有辦法可以發(fā)展,。香港人習慣資本主義的社會,,習慣很多的選擇,習慣很多的自由,。一國兩制就是正正是給了我們這個,。1997年到2017年,我們的人均從兩萬五到了四萬四,,我們的人口從630萬左右到740萬,,所以香港特區(qū)一路是在發(fā)展,。”
回顧20年來,,范徐麗泰認為,,國家在“一國兩制”下給予了香港極大的協(xié)助,可以說是一面極為堅定的“后盾”,,在香港面臨危機時出手相助,,在香港需要機會時創(chuàng)造機遇,一路都竭盡全力托著香港,,想看到的無非是香港的繁榮穩(wěn)定,、人民的安居樂業(yè),“當香港有需要的時候,,比如SARS后經(jīng)濟很差,,當時就請中央考慮放開自由行,多點游客到香港來,,中央就立刻放開了,。后來又跟我們簽了CEPA。跟著下來,,一路這些事情沒有斷過,。那次李克強總理來香港,在香港大學宣布,,每一年一千個位置給教授和學生到內(nèi)地最高級的一些研究機構去學習,。再下來你看到香港成為人民幣境外的結算機構,你又看到港深通,、港滬通,、債券通,所以可以看到一路以來中央很想盡量協(xié)助香港一路來發(fā)展,,最近你看到大灣區(qū)的發(fā)展,,在這之前一帶一路的時候,香港又成為亞投行的成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