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你受傷了,電動車也受損了,,但交警作出事故認定,,你負主要責任……”9月1日,,太原市迎澤區(qū)法院交通巡回法庭,,法官正為當事人做調解,。當事人和法官,、交警,、檢察院等部門人員坐在一起,,討論事故糾紛,,同時,,還可以申請鑒定、訴調等,,各項流程一站式辦理,,省去許多麻煩,。
這是太原市兩級法院眾多特色調解工作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太原市兩級法院因地制宜,積極開展特色調解,,設立調解機構,,建立專門制度,,并在當地黨委政府支持下公開選任退休政法干警,、律師、法學教師,、德高望重的村民等人組成調解員隊伍,,根據轄區(qū)受案特點,,開展特色調解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
萬柏林區(qū)人民法院針對涉保險糾紛案占民商事案10%左右特點,,與省保險行業(yè)糾紛調解委員會聯合,,與全市23家保險公司建立了保險糾紛專職法務聯絡員制度,,每周二,、五上午在法院定期開展訴前,、訴中調解,,近三年此類案件的調解成功率在75%,自動履行率為100%,;陽曲縣人民法院在院內和兩個基層派出法庭設立調解中心,,并以鄉(xiāng)鎮(zhèn)司法所和人民調解委員會為依托,,在全縣11個鄉(xiāng)鎮(zhèn)和7個涉農縣級行政機關建立訴調對接工作站,,使各類“雞毛蒜皮”糾紛化解在萌芽期,。
在太原市中級人民法院有力指導下,,去年1月份到今年5月份,,全市兩級法院簡易程序和普通程序案件調解結案數達7114件,。特色調解,,不僅節(jié)約審判資源,,還減少了當事人訴累和訴訟成本,,促進了轄區(qū)和諧穩(wěn)定,,提升了司法公信力。
本報記者閆書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