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攝于上世紀70年代初,。照片中前排左二的“新四軍”戰(zhàn)士扮演者楊根發(fā)說,當年為了拍攝這張非?!叭霑r”的照片,,他們想方設法從某劇團借到一些演出服和道具,看了很多場《沙家浜》電影,,費了好多心思,,排練、模仿了好長時間劇中的英雄人物,。
前幾天翻看相冊,,看到一張老照片,顏色已經泛黃,。它已經在我爺爺?shù)奶梦輶炝藥资辏悄7赂锩鼧影鍛颉渡臣忆骸穭≌盏暮嫌啊?/p>
“朝霞映在陽澄湖上,,蘆花放,,稻谷香,岸柳成行,。全憑著勞動人民一雙手,,畫出了,錦繡江南魚米鄉(xiāng),。祖國的好山河,,寸土不讓,豈容日寇逞兇狂……”每當聽到這首熟悉的曲子,,就想起這張珍貴的照片,,它保留著12位父老鄉(xiāng)親的青春時代,展現(xiàn)了他們當年的時尚和追求,。照片中的人物都是當年的40后,、50后帥哥,。雖然他們表情嚴肅,但都很精神,、陽光,,充滿了“正能量”。他們的時尚和追求是扮演英雄人物,,當最可愛的人,,時刻聽從黨召喚,保衛(wèi)祖國好山河,。
照片攝于上世紀70年代初,。照片中前排左二的“新四軍”戰(zhàn)士扮演者是楊根發(fā),如今在村里種植大棚蔬菜,。他說,,當年為了拍攝這張非常“入時”的照片,,他們想方設法從某劇團借到一些演出服和道具,,看了很多場《沙家浜》電影,費了好多心思,,排練,、模仿了好長時間劇中的英雄人物。照片中每個人的神態(tài),、個頭,、服裝,是完全比照電影《沙家浜》劇照進行拍攝的,。由于大家是帶著深厚的階級感情拍照,,所以具有非常鮮明的時代特色。
打我記事起,,叔叔們的《沙家浜》劇照,,就掛在爺爺、奶奶堂屋正墻最醒目的地方,。照片中記載著交城縣王村——一個小山村的擁軍故事,。送3個優(yōu)秀的兒子到部隊當兵,是我爺爺,、奶奶最得意的事情,。照片后排站著的四位,有三位是我的親叔叔——后排右一戴領章帽徽,、穿著四個兜兒軍裝的那位是我六叔米耀信,。他是照片的主角,在西藏某部當兵,這張照片是他被提干后,,回鄉(xiāng)探親時與村人的合影,。后排左一是我的七叔米耀榮,是最小的一位,,后來也光榮入伍,,在河南洛陽任某部汽車班班長。后排左三是我的三叔米耀禮,,他當時已退伍,,復員后在村里擔任村干部。三叔出生在貧下中農家庭,,高中畢業(yè),,根紅苗正,,個人素質好,,當村干部表現(xiàn)出色,1977年,,三叔被選拔推薦到大寨農學院上大學,,成為米家第一位大學生,。
照片中前兩排的人都是我們一個村的,大多數(shù)是親戚,,有我的堂叔和兩位表舅,。
看著這張老照片,就會想起爺爺奶奶當年居住的小院大門上方,,端端正正地懸掛著一個“光榮軍屬”的牌匾,,讓人艷羨。
米玲(隰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