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出發(fā),王昊都會帶著一堆“問題”上路,,“這是對課程的預設,,這次就設計了12個問題,比如三江源沿線情況,、唐蕃古道背景,、文成公主入藏歷史等等,。這次航拍金沙江是黃色的,但這和我今年冬天騎行拍到青綠色的金沙江形成了鮮明對比,,心想難道上次看到的是假金沙江,?”實際上,由于夏季降水多,,加上沿線植被覆蓋不足,, 水土流失造成降水呈現(xiàn)黃色,這樣的經(jīng)歷讓王昊感嘆道“紙上得來終覺淺,?!?/p>
目前王昊的選修校本課每學期都會開設,最多的時候全年級四分之一的學生都會慕名來聽,,而這樣“有料”的校本課,,也讓王昊獲得沈陽市校本課程一等獎的榮譽。
被“騎友”熊抱 竟然是自己學校的畢業(yè)生
騎行翻過海拔5380米的中國最高公路山口紅土達坂,;敦煌遭遇7級強風被迫第一次搭車,;吐魯番遇到42℃氣溫,手機熱罷工,,喝藿香正氣解暑,;一天之內(nèi)3次涉水前進感受冰山融水刺骨寒冷……“我的課堂理念中,希望地理課能開闊學生們的視野,,像露營啊,、躲避自然災害這些經(jīng)歷,希望能讓孩子們提升實踐能力,。”王昊表示,,這也是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一個側(cè)面,。這個曾經(jīng)單車穿越無人區(qū)、在西藏露營的地理老師,,成為一些學生心中的英雄,。“幾年前有一次我騎行天津,,剛出沈陽第一天,,有個‘騎友’過來就給我個擁抱,結果發(fā)現(xiàn)是以前我們學校的學生,?!蓖蹶唤榻B說,這名學生今年高考之后從北京出發(fā)騎行川藏線,,也向著自己的夢想出發(fā)了,。 沈陽晚報,、沈報融媒記者 王月 圖片由王昊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