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盧萌
論條件,,劉海發(fā)應(yīng)該算是五保戶了。所以村里讓他住進了村里的幸福院,,這樣,,吃住很方便,,他省事,村里也省事,??墒?,劉海發(fā)在幸福院待了不到一星期,就回去了,。理由是,,他覺得他家就是幸福院,住著比村里的幸福院還幸福,。
今年60歲的劉海發(fā)是韓城市板橋鎮(zhèn)嶺底村有名的貧困戶,。早年父母雙亡,,留下他和弟弟相依為命。兄弟倆,,人老實,也沒啥大本事,,日子一直過得很恓惶。家里沒媳婦,沒兒女,,就老兄弟倆搭伙過活,。弟弟小他三歲,,身體還行,,一邊務(wù)莊稼,,一邊外出打工,。海發(fā)瘦小,力氣活干不動,,一年到頭就靠過紅白喜事時替人洗碗打掃衛(wèi)生,掙點辛苦錢,。窮日子窮過,,村里人說,,劉家的這倆兄弟,,過去比叫花子強不了啥,,雖說有個家,但是爛得屋頂漏雨,,四面透風(fēng),,房子院子臟臟亂亂的,跟個豬窩差不多,。
今年搞扶貧,,韓城市把劉海發(fā)定成了幫扶重點,市上文物局的干部,、鎮(zhèn)上的干部,,就連市委書記也親自上門幫扶,。書記說,這兄弟倆雖然窮,,但人勤快,,除了政策上的幫扶外,關(guān)鍵是要讓老兄弟倆對過日子有信心,。要過好日子,,就得有個好房子,得讓人住得舒坦,。市上定了個幫扶計劃,,由政府出資3萬元,把劉家的老院子進行了徹底整修,,屋里屋外,,粉刷一新,砌了新院墻,,安了大鐵門,。屋里的地面,院子的地面,,也全部進行了硬化,。10多天的時間,劉海發(fā)的宅子煥然一新,。
扶貧隊不光把老劉的院子收拾好了,,還按照城里人的標(biāo)準(zhǔn),給新房里配了床,、沙發(fā),、電視、電磁灶,、熱水器,、壓面機等一整套的生活設(shè)施。新房弄好的那些天,,海發(fā)每天站在大門口,,希望能碰上過往的村里人,然后邀他們進來參觀參觀,。他太需要別人和他一起分享這種從未有過的幸福了,。
家變了,劉氏兄弟的心勁也變了,。弟弟天不亮就去地里干活,,干一陣子,然后車子一騎,進城打工,,種地掙錢兩不誤,。哥哥劉海發(fā),比過去更勤奮,。方圓十幾里,,只要有村子過紅白事,他就趕過去幫忙,。人雖辛苦了些,,但天天都有進賬,。半年下來,,兄弟倆竟然破天荒地有了積蓄。海發(fā)毫不掩飾他的喜悅,,每個星期都要到鎮(zhèn)上去割一次肉,,每次至少割5斤。他說,,過去太窮了,,沒吃過好吃的,他得補回來,。所以現(xiàn)在做飯,,頓頓得有豆腐,得有雞蛋,,得有大肉,!
吃飽了,喝足了,,劉海發(fā)就搗鼓他的院子,,順著南墻,辟了一塊菜地,,種了黃瓜,、豆角、西紅柿,,還有辣子,、茄子、白蘿卜,,一畦一畦,,整治得跟花園一樣。鎮(zhèn)上的干部來看他,,個個夸他有本事,,有情調(diào)。
老劉笑瞇瞇地問:“我這幸福院咋樣,比村里的幸福院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