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剛介紹,我省參加了全部19個大項的預賽選拔工作,實現(xiàn)了參賽項目“全覆蓋”,,所有參賽項目都進行了海選,,先后有10多萬人參與了“海選”。最終,,我省共有400余名群眾運動員成功闖入攀巖、輪滑、羽毛球等15個大項的決賽,。更引人關注的是,我省參加群眾體育比賽的選手都是通過單項體育協(xié)會來組織和選拔的,。
群眾體育是競技體育生存的土壤,,在群眾項目比賽中,江蘇選手獲得了羽毛球男單,、男雙金牌,,而羽毛球也正是我省的傳統(tǒng)優(yōu)勢項目。同樣,,江蘇女排為什么能脫穎而出,?“江蘇女排的成功得益于厚實的人才基礎,競技體育與群眾體育的有機結合,,這也是我省競技體育能夠站穩(wěn)全國第一方陣的根本原因,。”陳剛向記者透露,,全省參與排球訓練的青少年運動員人數(shù)穩(wěn)定在3000人以上,,南京、南通,、連云港,、淮安等地每年都向省隊輸送大量后備人才?!叭瞬诺膬淝闆r決定了這個項目人才的厚度和人才選拔空間的廣度,?!?/p>
搏擊風浪, 主動融入體育改革大潮
本屆全運會舉辦正處于中國體育轉型之時,,出臺了一系列改革舉措,,而取消金牌榜、獎牌榜無疑是影響最大的一項,?!懊鎸@樣的變革,我們首先在思想上沒有亂,,訓練、備戰(zhàn)工作仍抓得一絲不茍,。”陳剛說,,“全運會的改革是國家關于競技體育改革的風向標,,江蘇積極主動參與并融入到改革中來,?!?/p>
事實上,,積極主動融入全運會改革,,也給江蘇體育代表團帶來了紅利,。本屆全運會在游泳、田徑等10個大項49個小項的4人及4人以下項目上實施跨單位組隊參賽政策,,讓實力最強的運動員跨單位組合。在我省體育代表團獲得的金牌里,,網(wǎng)球女子雙打,、女子4×100米自由泳接力和女子4×100米混合泳接力都是通過跨單位組隊收獲的,。
主動融入體育改革大潮,,搏擊風浪,,總有回報,。近些年,,江蘇體育轉變競技體育發(fā)展方式,,試水多元化辦隊,,柔道,、拳擊,、男子手球等省市聯(lián)辦隊伍取得了優(yōu)異成績,。江蘇女子壘球隊堪稱省隊校辦的典范,,這群衛(wèi)冕全運會冠軍的姑娘都是南京工業(yè)大學的學生,。陳剛感慨道,,“這些運動員一出場就讓人感受到不一樣的氣質(zhì),而她們也把壘球帶到了校園里,,讓壘球成為南工大獨特的校園文化,,這種辦隊模式實現(xiàn)了共贏,。”
“全運會四年一屆,,對競技體育來說,,金牌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要挖掘金牌背后的東西,。”陳剛說,,“在備戰(zhàn)全運會的過程中,,江蘇做了許多有意義的嘗試,,我們將總結得失,助力國家和江蘇實現(xiàn)競技體育科學發(fā)展和可持續(xù)發(fā)展,?!?/p>
本報記者 林華維 徐宛芝
本組圖片:
新華報業(yè)視覺中心記者 萬程鵬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