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遷戶劉娜正在新房中為8歲的女兒輔導功課
村民樊長山和妻子居住的老屋
編者按
易地扶貧搬遷是脫貧攻堅戰(zhàn)的關鍵硬仗,,目的就是讓“一方水土養(yǎng)不了一方人”的貧困群眾通過搬遷實現(xiàn)長期穩(wěn)定的脫貧,補的是“短板之短板”,。
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易地扶貧搬遷工作,,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易地扶貧搬遷重要指示和深度貧困地區(qū)脫貧攻堅座談會精神,落實李克強總理重要批示,、汪洋副總理重要講話精神,,堅持把易地扶貧搬遷作為脫貧攻堅的“當頭炮”和重中之重,精心組織,、強力推進,,推進各項工作取得積極成效。
今天起,,《河南商報》將聚焦河南的易地扶貧搬遷,。首日,讓我們看一看河南省面積最大,、人口密度最小,、平均海拔最高的深山區(qū)縣,也是貧困發(fā)生率居全省之首的盧氏縣,,在易地扶貧搬遷當中的好做法,。
河南商報首席記者 李江瑞/文
通訊員 趙小慧 趙富林/圖
一個“光棍村”迎來轉(zhuǎn)機
即便緊挨著國道,三門峽市盧氏縣五里川鎮(zhèn)前村村民的居住條件,,也足以用惡劣形容,。這里80%以上的村民住在山溝里,村支書蔡萬里說,,全村101戶中需要搬遷的就有82戶,。
而其中的樊莊組更是這個村里條件最差的居民組,全組25戶,60口人,,居住在溝中的山坡上,,耕地少、交通不便,、糧食不夠吃,,采購生活用品需要肩扛背馱,飲水更是需要下山到溝中挑,。
河南商報記者了解到,,由于條件差,這里的男性都“說不上媳婦”,,在去年之前,,曾經(jīng)連續(xù)13年村里沒有娶進過一個媳婦,被鄉(xiāng)鄰稱為“光棍村”,。
轉(zhuǎn)機,,說來就來。在盧氏縣易地扶貧搬遷這場大工程中,,樊莊組17戶中需要搬遷12戶(剩下的4戶3戶是五保戶,一戶是低保戶),。他們將去往條件不錯的安置點開始新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