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wǎng)上海9月14日消息(記者周洪 實習記者胡佳茜)昨天(13日)下午,由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和上海市社會科學界聯(lián)合會共同推出的“風從海上來——近代上海經濟的崛起之路”系列講座首講在上海楊樹浦水廠禮堂舉行,。復旦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戴鞍鋼做題為《中心與輻射:近代上海與長三角及全國的經濟關系》的演講。這是東方講壇“文化上?!毕盗兄黝}講座之一,,也是上海推進市民修身行動、倡導學習型城市建設的重要項目,。
今天戴鞍鋼教授的演講主要分為八個部分:引言,,近代城市,江河海航運,、地三陸路交通和水陸聯(lián)運,,近代工礦業(yè),農業(yè)和手工業(yè),,商業(yè)和金融業(yè),,人口流動與遷徙,結語,。演講最后戴教授指出上海在發(fā)展的同時,,要主動的服務于長三角,要主動的服務于中國,。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系列講座的首講是130多年歷史在上海楊樹浦水廠禮堂舉行,。這座水廠至今為上海市民提供著供水保障,從青草沙來的原水,要經過這里的處理,,經過這里的把關流入千家萬戶,,滋養(yǎng)萬千市民。在這里聽這樣一場講座有別樣的歷史感,,別樣的親切感,。
據(jù)悉,系列講座聚焦近代上海經濟,,選擇楊浦,、寶山、普陀,、黃浦,、虹口等上海工業(yè)文明積淀深厚的區(qū)域和場館,邀請戴鞍鋼,、晁鋼令,、吳景平、邢建榕,、朱蔭貴,、馮筱才等6位著名學者講述上海百年工業(yè)、金融,、貿易,、航運及海派文化的發(fā)展歷程,引導廣大市民通過講座體驗城市成長的嬗變,,感受一個變革時代的輝煌,,追尋上海這座魅力都市在日新月異發(fā)展中最初的源頭。所有講座將在解放日報,、澎湃新聞,、東方網(wǎng)、上海廣播海上暢談節(jié)目和東方講壇公眾微信號,,通過文字,、音頻、視頻等多種方式刊播,,讓上海的文化記憶和城市精神走進越來越多的市民心中,。
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宋慧表示:“首講拉開序幕以后,,我們市文明辦和市社聯(lián)將繼續(xù)合作,,陸續(xù)舉辦五場講座,‘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昨天上海的一步一個腳印,從一個小漁村,快速成長現(xiàn)代化的國際化大都市,。今天我們要從‘海納百川,、追求卓越、開明睿智,、大氣謙和’的城市精神中汲取力量,,修身養(yǎng)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