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周六凌晨,,一起來看加長版月全食
7月底又有天文大戲上演——月全食,。
這次月全食將出現(xiàn)在北京時間7月28日凌晨,不管你在中國什么地方,,都將有機會目睹,。如果以前沒有認真欣賞過月全食,,或者沒看夠,這次千萬別錯過,。
因為,,據(jù)報道這次月食的全食階段長達1小時44分鐘,可能是本世紀持續(xù)時間最長的月全食,。
可觀賞紅月亮近兩小時
據(jù)測算,,此次月全食于28日2時24分發(fā)生初虧,,6時19分復圓。其間約1小時44分鐘,,月球完全處在地球陰影中,。為什么持續(xù)時間這么久?月全食的時間又是由什么決定的,?
我們知道,,地球繞著太陽公轉,月球又繞著地球公轉,。發(fā)生月食的條件是,,地球處于月球和太陽中間,擋住了太陽光,。月全食持續(xù)的時間長短和太陽,、地球、月球三者的位置關系密切相關,。
中科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平勁松介紹,,這次月全食的時間比較長,與月球恰巧位于遠地點,,與地球的距離比較遠有關,。
“根據(jù)開普勒第三定律,行星沿橢圓軌道繞主星體運轉,,它在單位時間掃過的面積相等,,由于月球位于遠地點時,是繞地球公轉速度最慢的時候,,因此穿過地球陰影的時間就長,。”平勁松說,。
解釋月全食持續(xù)時間,,地月距離是最老生常談的原因。但是這只是其中一個因素,。
本世紀最長月全食
平勁松介紹,,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是日地距離。現(xiàn)在夏至剛過去一個月,,夏至是一年當中日地距離最遠的時候,。同樣根據(jù)開普勒第三定律,這也是一年當中地球繞太陽公轉速度比較慢的時候,。
也就是說,,在太陽、地球、月球正好運行到一條直線上時,,地球運轉速度比較慢,,其陰影遮擋月亮的時間比較長,這也會使月全食的時間加長,。
兩個因素疊加起來,,就形成了本世紀持續(xù)時間最長的月全食。這兩個因素的疊加可并非易事,。未來幾十年內(nèi)可能還會發(fā)生很多次月全食,。但月全食出現(xiàn)時,月球并不位于遠地點,,或者地球并不位于遠日點,,月全食時間都會相對縮短。所以這時長1小時40多分鐘的月全食真可謂大大的巧合,。
假如你曾看過月全食,,也許曾留意,月全食出現(xiàn)時,,月亮表面會變得紅通通的,。正因如此月全食又被稱為“血月”。
平勁松解釋說,,發(fā)生月全食時,,月球處于地球的影子里,按說在地球上用肉眼看不到月球,。但是地球的大氣相當于一個球狀透鏡,,一部分日光通過這個球狀透鏡發(fā)生了折射,照到了月球上,。
而且,,在太陽光穿過地球大氣的過程中,,除了紅光之外,,其他波長較短的光大多被大氣層散射向四面八方。波長比較長的紅光照到月亮上面,,月亮又把紅光反射到地球上,。所以發(fā)生月全食時,地球上的人們看到的月亮紅通通的,。
前后都有日食“奉陪”
這次月全食的有趣之處還在于,,它位于兩次日食中間。7月13日發(fā)生了一次日偏食,,28日凌晨發(fā)生月全食,,等到8月11日又會出現(xiàn)一次日偏食。
不到一個月內(nèi),三場天文好戲連連看,,背后又有什么奧妙,?
“這也是一種巧合,只是按照太陽,、地球,、月球的運動規(guī)律,碰巧在這段時間出現(xiàn)了這種現(xiàn)象,?!逼絼潘烧f。
這個巧合細究起來,,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這還得從太陽、地球,、月球之間的關系說起,。
“以地球為參照物,太陽繞地球運動的軌道被稱為黃道,,周期為一年,。月球繞地球運動的軌道被稱為白道,周期為一個月,。這兩個平面并不重合,,中間存在大概5°9′的夾角?!北本┨煳酿^館長朱進介紹,。
出現(xiàn)日食的條件是,太陽,、月球和地球在一條直線上,,月球擋住了太陽的光線。出現(xiàn)月食的條件是,,太陽,、地球、月球在一條直線上,,地球擋住了太陽的光線,。所以日食發(fā)生在新月時,月食則發(fā)生在滿月時,。
“但黃道和白道并不重合,,所以雖然新月和滿月頻繁出現(xiàn),太陽,、地球,、月球的位置并不總能構成一條直線,,所以未必會出現(xiàn)日食或月食?!敝爝M說,,只有太陽位于黃道和白道的交點附近,同時又出現(xiàn)新月或滿月時,,才會出現(xiàn)日食或月食,。
朱進介紹,這次出現(xiàn)兩次日食“夾”一次月全食的情況,,巧就巧在,,太陽最近運行到了黃道和白道的交點附近,月球也正往交點方向運行,,而且出現(xiàn)新月,,因此發(fā)生了日食。半個月后,,月球運行到交點附近,,趕上滿月,又出現(xiàn)了月全食,。再過半個月,,月球又變成了新月,太陽仍在交點附近,,月球距離交點也不遠,,所以還會出現(xiàn)一次日食。
日食和月食,,到底哪個更常出現(xiàn),?平勁松介紹,根據(jù)地球和月球運行規(guī)律,,大約每18.6年日月食的發(fā)生規(guī)律就會大致重復一次,。在每個周期里,日食發(fā)生的概率高于月食約40%——日食每年約發(fā)生2.1次,,月食每年約發(fā)生1.5次,。
“但由于日食發(fā)生時,在地球上的陰影區(qū)范圍窄小,,從同一個地區(qū)日食,、月食的可見情況以及日食,、月食在地球上可見區(qū)域面積考慮,,月食的可見概率還是高于日食的?!逼絼潘烧f,。
天文觀測的寶貴窗口
隨著人類科學的進步,月全食有了科學的解釋,不再被看作“天狗吃月亮”或不祥之兆,。其實,,作為一種比較獨特的天象,月全食是科學家進行天文觀測的寶貴窗口,。
本世紀最長月全食
平勁松介紹,,歷史上對月全食的觀測,讓人類認識到地球是圓的,,也支持了日心說取代地心說,。自從有了牛頓定律和開普勒定律來演算地球軌道、月球軌道之后,,天文學家又開始利用月全食來觀測月球?qū)ζ渌阈堑恼谘诂F(xiàn)象,。
這種觀測有幾個作用。
一個是由于恒星的位置相對已知,,通過對月全食進行觀測,,即使沒有探測器飛到月球上去,也能夠精確測量月球形狀和邊緣的形貌,。反過來,,在精確測量月球的形狀之后,依據(jù)地月運動規(guī)律,,在發(fā)生恒星遮掩月球現(xiàn)象時,,可以通過觀測來推測暗弱恒星的空間位置。
此外,,在發(fā)生月全食時,,還可以通過月球探測器來探測月全食導致的月球空間環(huán)境的變化。因為這種時候,,太陽風會突然被地球遮擋,,月球表面的電離效應會發(fā)生很大變化。
說到月球探測器,,月全食也會對它們產(chǎn)生一些影響,。
平勁松介紹,月球探測器一般以太陽能作為能量來源,,一旦發(fā)生月全食,,就相當于暫時“斷糧”,失去了能量來源,。而且,,沒有了光照,探測器會處于極端低溫環(huán)境,,反過來又需要耗費大量電能,。所以對它來說,,確實是比較難熬的時光。
所以月球探測器在設計過程中一般也會考慮到月全食的影響,。假如真的碰上了月全食,,一個幫助月球探測器“熬”過來的有效辦法就是關閉其他高耗能工作任務,使剩余的能量能夠維持其基本運轉,,且不被凍壞,。
原標題:“紅火星”28日晨邂逅“紅月亮”上演“喜相逢”新華社天津7月25日電(記者周潤?。┏燃t色的“火星”本月27日迎來十五年一遇的“大沖”,而28日晨精彩的月全食也將現(xiàn)身天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