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一片好評中,,此信也掀起了不小的波瀾,,亦引發(fā)了朋友圈關于“平凡”及“普通人”的爭鳴。
“這封信發(fā)自內心地承認自己的孩子是個普通人,,戳中的是眾多家長無法正視的一個事實:90%以上的孩子都是平凡人,,只有少數(shù)是天才,。而我們大多數(shù)家長嘴上說得好聽要給孩子寬松愉快的成長環(huán)境,但是下手卻極其狠,。從幼兒園到小學到初中,,隨處可見家長為孩子選校瘋狂,為孩子報培訓班奔走,,而真正的事實是,,孩子的成長過程就是家長不斷降低期望值的過程?!敖逃ぷ髡咔嗌骄G水點評說,。
“我感同身受。我與女兒有一段對話:她說,,媽媽我是小草你就不要奢望我長成參天大樹,,我說當然可以,,但你要努力使自己成為經得起風吹雨打的小草?!本W友紅纓評論,。
“敢于面對平凡才能承受經歷風雨后的不平凡,平凡的心態(tài)在浮躁的國人面前彌足珍貴,?!薄?/p>
也有網友擔心,孩子的智能是多元的,,孩子的成長也是由很多因素決定的,,現(xiàn)在給孩子資質稟賦下結論,是不是為時過早,?會不會對孩子的自我認知和定位帶來迷茫和困擾,?“我覺得如果有條件還是應該激勵孩子發(fā)揮自己最大的潛能。不是由家長來設定孩子成長的‘天花板’,,說不定堅持不放棄會有不平凡的孩子誕生呢,?”網友望江樓如是直言道。致上高中的女兒一封信
一周見一次我們都需要改變
互聯(lián)網時代,,電子書信代替了紙質書信,,成為父母與子女新的溝通方式。比起口頭交流,,書信更加正式,、縝密、深入,、全面,,可以反復閱讀并保存。在新學年這樣一個別具意義的“關口”,,不少家長寫起了“勸學信”,、“親情信”……
上周,市民代女士的女兒走進高中校門,,作為一名高一新生參與學校軍訓,。盡管平時跟女兒無話不談,代女士亦鄭重提筆,,寫滿感觸……
“從那天開始,,女兒就要開始住校了,一周見一次,?!笨粗浀男∨尥蘧瓦@樣轉眼長大,盡管平時跟女兒無話不談,,代女士依舊鄭重提筆,,用最原始的書信方式,,為女兒寫下注意事項,“沒想到,,這一寫就寫成了一封充滿感觸的信?!?/p>
代女士告訴記者,,家庭角色中,她是扮紅臉的那個,,“我要求孩子很嚴格,,批評多過鼓勵?!倍谂畠赫嬲歼M成都名校,,自己料理生活起居時,她才意識到,,女兒已經出落成大人模樣,。
信中,代女士反思自己在教育女兒的道路上走了不少彎路,,把言語交流無法表達的“道歉”一 一列舉,。“每次聽到你說在重要場合需要好好表現(xiàn)時,,但一看見我你就會很緊張,,我都非常難過,我知道,,這是我的錯,,因為在你小時候表現(xiàn)不夠完美的時候,少了媽媽的鼓勵,,甚至很多次對你嚴厲的批評,;每次聽你問我:媽媽,你愛我嗎,?我都非常慚愧,,我知道,這是我的錯,,因為對你的愛附加了很多條件讓我虛榮的心能否得到滿足,。在你表現(xiàn)的不夠好,甚至在發(fā)生有失我面子的事情時,,我會粗暴地指責你,,讓你懷疑我對你的愛不是真愛了?!?/p>
由于女兒立志三年后報考美國的學校,,代女士意識到,,自己的教育理念需要作出改變?!靶胖械摹狼浮?,其實是想鼓勵女兒放大自己的優(yōu)點,適當張揚個性,。這些都是西方教育所看重和提倡的,,而這些,我在之前做得并不好,?!?/p>
“我們是個很民主的家庭,只要誰說得有道理就聽誰的,?!卑研沤唤o女兒后,代女士隨即走開,。女孩讀完信后,,“假裝”淡定,輕輕說了句:“嗯,,老媽的文筆有進步呀,。”隨后,,便小心翼翼把信收好,,輕輕放進行李包的最里一層準備帶去學校?!案改傅亩?,可能說出來孩子就忘了。恰恰是這些寫下的文字,,他們可能在某個時刻拿出來回味,,長久記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