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安系統(tǒng)中,,排爆應該算是最專業(yè),也是最危險的警種之一了,。在每一個出現(xiàn)疑似爆炸物品的現(xiàn)場,在所有人都撤離遠去的時候,只有他們,,逆流而上,,用智慧與未曾謀面的犯罪較量,更是用膽量與死神博弈,。記者近日專訪市特警總隊五支隊排爆大隊,,揭秘這支百鋼的拆彈部隊。
20年前排爆就像修車一樣
在很多影視作品中,,排爆手的形象還是穿著厚重的防爆服,,在定時器歸零的一瞬間,賭一把剪斷紅線或者藍線,。而真實的排爆訓練,,完全超乎了記者的想象。
一名特警緊盯屏幕,,手握操作桿,,遙控機器人排爆。這可不像玩遙控玩具那么簡單輕松,,操作員不能親眼看現(xiàn)場狀況,,只能通過機器人身上的探頭觀察,控制機器人將遠處的可疑物品抓起,,慢慢退回準確放進防爆罐中,,再從罐里取出放歸原處。機器人前進后退不能碰到其他任何物體,,抓取物品必須又穩(wěn)又準,,任何失誤都可能造成爆炸。
第二組正在組裝爆炸物摧毀器,。這個有點像火焰噴射器的設備,,俗稱水槍,能以相當于子彈的速度噴射出水,,瞬間將遠端的爆炸物擊穿摧毀,。
最后一隊特警訓練的是x光成像儀,,在可疑爆炸物周邊安裝成像設備,爆炸物品的內(nèi)部構造就會清晰地呈現(xiàn)在電腦上,。
這些只是一個合格的排爆手需要掌握的十八般“兵器”中的三種,。排爆大隊副大隊長孫建東告訴記者:“我們現(xiàn)在的是爆炸現(xiàn)場核心區(qū)盡量無人化、科技化,,利用先進的器材代替人接近爆炸物,。比如一輛汽車里懷疑有爆炸物,就讓機器人去開車門,,拿出爆炸物,,然后用X光機遠程觀察,判斷能不能手工拆除,。如果不能手工拆除,,可以用水槍把爆炸物摧毀?!?/p>
孫建東20年前來排爆隊那會兒,,還沒有這些高精尖的器材,就是穿著排爆服手工排爆,。拆彈用的刀,、剪、鉗,,跟修車的一樣,,整個隊里就一件防彈背心。那時候,,排爆就像刀耕火種般“原始”,。唯一能夠借助的器材就是繩鉤工具組,架設繩索,、滑輪,,下鉤子,把爆炸物一拉吊轉移,。時至今日,,這種簡單實用的“土法子”仍在廣泛使用。
比拆彈更重要的是找線索
這十幾年來,,替代人工的設備不斷推陳出新,,大量裝配,一點點提升著排爆工作的安全系數(shù),。然而,,對于這個與犯罪在千鈞一發(fā)間斗智斗勇的工作,再先進的裝備也永遠取代不了人。
“爆炸物上可能留有犯罪痕跡,,,,爆炸裝置如果能夠保留下來,都對破案有很大幫助,,所以不能見到爆炸物就直接摧毀,?!睂O建東說,,拆除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查到線索,,保留證物,,抓住犯罪,避免更大的社會危害,。只要評估能拆除的優(yōu)先要手工拆除,。
昌平區(qū)曾經(jīng)發(fā)生一起爆炸案,嫌疑人懷疑自己妻子出軌了,,就在他“鎖定”的男人車上安裝了爆炸物,。通過對嫌疑人,警方很快找到了那輛車,,請求排爆隊處置,。爆炸物被一條條膠帶牢牢粘在車底盤上,車底空間太小,,儀器無法架設,。孫建東只能穿著防爆服,只身鉆進車底下,,連防爆頭盔都沒法戴,。
孫建東小心翼翼地用刀一點點劃開膠帶尋找導線,觀察爆炸物,。 經(jīng)過40分鐘的努力搞明白結構和觸發(fā)方式了,,孫建東果斷將電斷開,成功拆除了,。整個過程,,手一直舉著,脖子一直抬著,,出來的時候人已經(jīng)累得動換不得,。
一身排爆服70多斤 真藥實彈練膽兒
排爆是一個實戰(zhàn)性很強的專業(yè)技術警種,卻沒有哪個警校專門會教,,只能是師傅帶徒弟,,言傳身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