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劉占寬等人再次提起訴訟,,并于同年7月獲法院立案,原告方只剩5位漁民,。
“主要是預繳訴訟費的問題,,漁民壓力比較大,,如果法院支持,更多人看到希望之后,,才有繼續(xù)的動力,。”王海軍說,。
事實上,,自漏油事故發(fā)生后,河北,、天津,、山東等地,數百戶漁民及養(yǎng)殖戶先后開始維權,。5年來,,圍繞這一事故的官司從未斷絕。
據新華網報道,,溢油事故發(fā)生后,,欒樹海等21名養(yǎng)殖戶沒有參與行政協(xié)調賠償補償,于2011年底向天津海事法院起訴康菲公司,、中海油公司,,請求該兩公司連帶賠償養(yǎng)殖損失。該案于2014年底開庭,,公開審理兩日,。
2015年10月30日,天津海事法院作出判決,,判令被告康菲公司對欒樹海等21名原告承擔賠償責任,,賠償原告1683464.4元。
據法制網報道,,欒樹海等21不服上訴,,2016年9月29日,天津高院作出終審判決,,維持原判,,這也是蓬萊19-3油田溢油事故系列案中首例受理并作出終審判決的案件。
除了當事漁民,,公益組織也動作頻頻,。
據新京報報道,2015年7月,,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fā)展基金會訴康菲石油,、中海油的環(huán)境公益訴訟立案,原告請求法院判令被告使渤海灣生態(tài)環(huán)境恢復到事故發(fā)生前的狀態(tài),。
這是圍繞這起重大污染事故首個正式立案的環(huán)境公益訴訟,。
康菲石油復產也曾引起較大爭議。早在2013年,,中華環(huán)保聯(lián)合會委托律師對國家海洋局提起行政訴訟,,要求確認國海洋局批復康菲復產的決定違法,該行政公益訴訟被法院駁回,。當年2月,,山東籍律師湯華東和孫鵬也曾向國家海洋局遞交申請書,要求公開許可康菲石油復產的核準文件。
原標題:5名漁民訴康菲漏油案開庭:要求恢復污染前生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