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他們來說,,世界真大,大到泉州,、莆田,、三明,、廈門的命運流轉,大到橫跨福建和山東的天南海北,;對他們來說,,世界也小,小到相守凝望,,只有ICU里9平方米的空間,。
時間說長也長,長到陪伴彼此,,風雨坎坷已62年,;說短也短,短到如今每天只剩半小時探視的甜蜜時光,。
每天下午3點,,81歲的她,準時出現(xiàn)在病床邊,,為他按摩,、梳頭。兩次病危送進廈門中醫(yī)院重癥病房,,90歲的他,,插著氣管,,依靠著呼吸機,但他依舊為了她心跳,,等著明天,,她再來。
約會
重癥病房,每天為他梳頭
每天下午1點40分,,81歲的奶奶李敬治準時起床,,她要去赴一個不能遲到的約定。前一天已經(jīng)說好了,,“明天下午,,我再來看你”。
打兩個雞蛋,,煮一碗蛋花湯,,再絞碎成汁。蛋花顆粒的粗細,,剛好能抽進針筒里,。這是精心量好的刻度,為了能打進鼻飼管,,給病床上的他補充營養(yǎng),。
2點15分出門,從公路征費中心站,,到中醫(yī)院站,,6個公交站點,15分鐘路程,。下午3點,,廈門中醫(yī)院重癥病房探視門一開,她準時出現(xiàn)在他的病床邊,。
他叫王芝亭,,90歲高齡。全身上下插滿了管子,,氣管也被切開,,他不再說話。但一個簡單的眼神和手勢,,她就都懂了,。
他的手往下面指了指,她懂,,為他捏腳按摩,。手指在空中擺了個字母“C”,他又指了指身下,,她也懂,,“這是說屁股疼,,是不是長東西了?”別人看,,他并不放心,,他要她親口告訴他。
短短半小時里,,她總會拿張紙巾,,為他擦去臉上的油光,再給他梳梳頭,。從頭發(fā)茂盛的壯年,到現(xiàn)在白發(fā)稀疏,,梳頭的習慣一直沒改,。
梳齒拂過的時候,他閉上眼睛,,一臉安詳,。他側一側腦袋,換了個角度,。擺一擺腦袋,,她就收起梳子,“他說可以了”,。
相愛
打破封建,,她毅然嫁給他
坎坎坷坷62年,李奶奶總喜歡把這句話掛在嘴邊,,跟中醫(yī)院的護士,,聊起他們的愛情往事。
1955年,,李敬治還是泉州石獅市永寧鎮(zhèn)洋厝村18歲的小姑娘,。那年,27歲的王芝亭,,在村里駐軍,,是營部的教導員。住的村民家,,離李敬治就一屋之隔,。
這個一米七四的軍人,在李敬治心中默默留下了印記,。李敬治的父親早逝,,母親一個人把她和弟弟拉扯大,生活清苦,。
19歲那年,,母親希望她能出嫁,。李敬治回憶,那個年代,,女方要是沒陪嫁,,到了婆家就沒地位,得伺候一家子人,。但她不想受氣被束縛,,就想找個能讓她生活獨立的男人。
母親總說,,打著燈籠她也找不到,。“沒想到,,還真讓我找著了,。”李奶奶笑著說,,一個嫁到部隊的閨蜜,,悄悄幫她做了媒,給她介紹的男人,,竟然就是已經(jīng)換防到其他村子的王芝亭,。
王芝亭是山東人,父母早已去世,,但誠實,、可靠的他很快擄獲了少女的芳心,兩個人走到了一起,。
外地人,,還是四處換防的軍人,頭頂無瓦,,腳下沒地,,李敬治頂著家族宗親的封建壓力,毅然嫁給了他,。
奇跡
車禍偏癱,,她讓他站起來
說起他們的故事,李奶奶總是笑中帶淚,,這輩子沒有嫁錯人,。婚后,,李敬治經(jīng)常在娘家照顧母親,,直到1960年,王芝亭調(diào)到莆田涵江的部隊里,她才隨夫離開家鄉(xiāng),。
她不習慣部隊生活,,帶著孩子,在外租房子住,,和丈夫聚少離多,。說來命途多舛,1966年,,王芝亭開車,,載著一家老小,在回家途中出了車禍,。
李奶奶清晰記得,,為了躲避一個橫穿公路的孩子,丈夫急轉方向盤,,差點翻下路邊的深溝,,“要不是碗口粗的樹攔著,一家老小的性命就不保了”,。
王芝亭因此昏迷了一周,醒來時,,手指彎曲伸不開,,右邊一側也癱瘓了。當時,,一位姓陳的女醫(yī)生給李敬治支了個方子,,“你丈夫還年輕,還有希望站起來,,最好的藥就是營養(yǎng)”,。
之后,李敬治把丈夫接回家,,像“照顧坐月子的媳婦”一樣,,一天喂他吃個六七餐,兩個多月回醫(yī)院復檢時,,竟胖了30斤,。
李敬治悉心照顧,給丈夫擦身洗澡,,端屎端尿,,幫他積極復健。沒想到,,一年多后,,奇跡真的發(fā)生,王芝亭重新站了起來,。
磨難
心臟“?!绷?,為他再次跳動
命運流轉,1969年,,李奶奶跟著丈夫轉到了三明軍分區(qū),。但三明的氣候,讓初到的丈夫很不習慣,,還患上瘧疾,。為了照顧家里,李敬治從印刷廠換到離家更近的食品廠,。
1981年,,厄運再度降臨,小兒子車禍離世,,讓李奶奶悲痛不已,。整夜整夜地失眠,讓她的身體越來越差,,甚至引發(fā)了高血壓和心臟病,。
1997年,李敬治的心率低,,心臟甚至會停跳數(shù)秒,,眼前一黑,人就昏過去,。那一年,,她的心臟裝上了起搏器。
住院的時候,,已經(jīng)離休的王芝亭,,天天守在她身邊,陪她聊天,,夜里才會回去,。李奶奶說,就算是為了他,,她的心臟也要再跳動起來,。
不過,2008年,,王芝亭拄起了拐杖,,一年后,走不動了,,坐上了輪椅,。那時候,他們搬到了福州大兒子處,李奶奶就是他的雙腳,,推著他到處走,。
廝守
風雨62年,誰好就照顧誰
2010年,,這對恩愛老夫妻,,在廈門落了腳,住進了二兒子家,。但是,,病痛始終追隨,反復的肺部生病和尿路感染,,讓老伴王芝亭生病至今,。2013年8月,癱瘓臥床了,。
年輕時候打過仗,,從死人堆里爬出來,王芝亭見慣了生死,。那個時候,,他常在床上給戰(zhàn)友打電話,回憶往事,,他說,,“我這輩子沒找錯對象,沒有她,,我活不了那么久”。
說到這里,,李奶奶笑著擦了擦眼角的淚水,,她感慨道,“一日夫妻百日恩,,風風雨雨62年了,,誰好就要照顧誰,這沒什么好說的”,。
2015年9月25日,,高燒、肺部感染,,王芝亭被送進廈門中醫(yī)院,,就沒離開過。李奶奶記得,,去年1月31日和10月17日,,王大爺兩度病危,喘不過氣,整個臉都黑掉了,。
“中醫(yī)院醫(yī)生及時給他搶救,,這才把命撿回來?!崩钅棠陶f,,老伴曾一度想放棄治療,但是她跟他說,,“只要有一線希望,,醫(yī)生就不會放棄你,我們更不會放棄你,?!?/p>
讓老人欣慰的是,子孫都很孝順,,周末都搶著替班,,讓她在家休息。而她始終心懷感激,,“這輩子遇上困難,,總碰到好人,感謝這么多好心人的幫助”,。 (記者 康澤輝/文 常海軍/圖 通訊員 陸愛玉 李琪彬)
原標題:重癥病房81歲和90歲甜蜜約會 李奶奶為老伴梳頭按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