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菊的雙手已經(jīng)滿是老繭,,但她還堅(jiān)持每天撿廢品攢錢
河南商報(bào)記者 周坤鋒 文/圖
她已經(jīng)年過六旬,卻沒有頤養(yǎng)天年,每天穿梭在大街小巷,,撿拾他人遺棄的廢品或是食物,。
一個小本本粗略潦草地記載著她賣廢品的收入,“這是給孩子攢的上學(xué)錢,?!?/p>
“哪個父母不想孩子能更好點(diǎn)?!蹦笎鬯扑?,寸草春暉。
【生活】
木板和氈布
搭起的三間棚子
王艷菊的三間小棚子,,在河邊顯得孤零零的,。這些用木板和氈布搭起的小窩,讓她很是珍視,,“至少能擋風(fēng)遮雨,。”
王艷菊開始用那雙滿是老繭的手整理她的“寶貝”:各種各樣的瓶子和五顏六色的紙板,,中間夾雜的鐵條讓她如獲至寶,“這能多賣點(diǎn)錢,。”這些都是她在這方圓十里的大街小巷搜尋來的,,“也有好心人送的,。”
忙活了半天,,她的午飯很簡單——一根蔫得沒了水分的蘿卜,,一個剝了皮的饅頭,“孩子都沒在家,,我好對付,。”
【生存】
為了孩子 什么苦都能吃
她的老家在商丘民權(quán),。年輕的時候來鄭州討生活,,認(rèn)識了老伴、鄭州西四環(huán)附近村子里的一個農(nóng)人,。
后來,,老伴在一家水泥廠工作,看管賈魯河河壩,。就在她現(xiàn)在窩棚的位置,,兩人蓋起了幾間平房,老伴看堤壩,,她在附近村莊開荒種地,。
日子雖苦,兩人倒也恩愛,“都是農(nóng)村人,,吃得了苦,。”隨著兩個孩子的出生,,壓力雖然更大了,,但也覺得更有奔頭了。
她見縫插針地開荒,。最多時,她有七八畝地,。兩人沒日沒夜地勞作,,只為能給孩子一個更好的成長環(huán)境。
隨著兩個兒子慢慢長大,,他們也多了幫手,,“孩子都很聽話,也很勤快,?!比兆釉谝惶焯旌棉D(zhuǎn),他們也憧憬著這個小家美好的未來,。
八年前,,禍從天降,老伴在睡夢中突發(fā)疾病離世,,剩下他們孤兒寡母,。
瘦弱的王艷菊撐起了這個家。由于沒有別的技能,,除了那幾畝薄田外,,她不得不去拾荒。在這附近,,只要是三輪車能到達(dá)的地方,,都留下了她撿拾東西時的佝僂身影。
【生命】
“等他們都安置住了
我也該去陪陪老伴了”
在老伴剛?cè)ナ罆r,,她把農(nóng)藥都藏在了床頭,。當(dāng)看到兩個兒子,她又心軟了,,“孩子已經(jīng)沒了爸,,不能再沒了媽?!?/p>
好在兩個兒子都很懂事,。大兒子很是聰明,重點(diǎn)初中的學(xué)生,本能有一個好的前程,,但囿于家境,,他選擇了輟學(xué),把機(jī)會讓給了弟弟,。
之后,,他自學(xué)拿到了專科文憑,。如今,,他又跑到黃河邊去學(xué)車,“那兒便宜,?!睘榱四茏屇赣H睡好,他把窩棚讓給母親一個人住,,自己睡在一個水桶里,。
二兒子正在上大學(xué),每個月都把生活費(fèi)降到最低,,給母親和哥哥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夠花了”,。
每次放假回家,二兒子都幫母親做飯,、洗菜,,推著三輪車去賣廢品。
兩個兒子都長大了,,王艷菊需要操心的事更多了,。兒子們的工作、找對象這些人生大事,,“我也幫不上啥忙,,只想多干一點(diǎn),能攢一點(diǎn)就給他們攢一點(diǎn),?!?/p>
“等他們都安置住了,我也該去陪陪老伴了,?!闭f這句話的時候,她嘴角還有一絲笑意,,但眼圈卻是紅的,。
原標(biāo)題:六旬老婦靠拾荒撐起一個家 還供二兒子上了大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