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26日,菏澤市巨野縣李某接到冒充其孫子小杰的電話,,被以“需要做手術”為由詐騙1.7萬元,。接報后,菏澤市巨野縣刑偵大隊迅速成立專案組,,辦案民警輾轉(zhuǎn)濰坊,、濟南等地開展偵查工作, 6月24日在濰坊市將犯罪嫌疑人劉某抓獲。經(jīng)查,,該劉購買未實名登記的手機卡,,通過隨機撥打手機用戶,利用其菏澤口音冒充熟人,、親友身份,,以生病住院、出車禍,、女朋友懷孕流產(chǎn)等理由詐騙菏澤群眾7人,,涉案金額6萬余元。目前犯罪嫌疑人劉某已被檢察機關提起訴訟,。
2016年9月30日,,魚臺縣楊某被冒充收藏協(xié)會人員,以推銷收藏品并可以代為拍賣為由,,詐騙手續(xù)費,、公證費等4.78萬元。接報后,,濟寧市魚臺縣公安局迅速成立專案組開展偵查,。2016年11月16日,辦案民警在江蘇蘇州將犯罪嫌疑人賈某,、葛某抓獲,,當場查扣作案用手機5部、轎車1輛,、銀行卡7張,,扣押贓款1萬余元。經(jīng)查,,兩名犯罪嫌疑人冒充收藏協(xié)會人員先后在重慶,、安徽、甘肅,、黑龍江等地作案10余起,,涉案價值30余萬元。目前,,該案的兩名犯罪嫌疑人已被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
針對于此,去年以來,,全省公安機關針對老年人群體開展了一系列防范電信網(wǎng)絡詐騙違法犯罪的宣傳活動,,通過反詐騙公益視頻、PPT演示文稿,、明白紙,、防詐騙提醒短信等形式在各地標志性地段戶外樓宇大屏,,各大銀行顯示屏、全省所有手機用戶以及公交車移動電視等密集發(fā)布,。組織開展了“齊魯公安反詐騙基層行”活動,,組建文藝小分隊,奔赴基層一線,,進社區(qū),、進學校、進農(nóng)村,,以文藝節(jié)目等喜聞樂見的形式進行宣傳教育,。舉辦防范詐騙培訓班,編寫《致社區(qū)老年同志的一封信》,,組織派出所,、社區(qū)民警進社區(qū)、街道發(fā)放,,對“空巢”老人“一對一”幫教普及防詐騙知識,。
警方提醒:一是要注意個人信息的自我保護,不輕易向外透露個人信息,;二是不要輕信來路不明的電話或短信,。不管詐騙分子使用什么樣的甜言蜜語,,都不要輕易相信天上會掉“餡餅”,。三是遇到來路不明的電話或手機短信,要牢固樹立自己的心理防線,,及時掛掉電話,,不要回復手機短信,不給詐騙分子進一步設置圈套之機會,。四是購買保健品要慎重,,不要被“奇人”、“奇效”忽悠,。如果身體確有疾病,,應當在醫(yī)生的指導下選擇合適的藥品,不可將治療的希望寄托在保健品上,,不給不法分子行騙機會,。(法制網(wǎng)濟南4月6日電/記者徐鵬 通訊員劉貴增 胡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