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名人名言是經得起檢驗的,,往往都是用精妙語言講了一個深邃道理,很多名言還富有文字美感,。寫文章,,是離不開前人肩膀的,前人已經總結出來的經驗,,已經得出來的結論,,是可以拿來用的。如果每個結論都需要自己推演,,那是一個很恐怖的細節(jié)工程,,真要這么做,文章沒法寫也沒法看,。增強文章的美感,、厚度以及信息量,都可以適度引用名言,。有人講,,想讓文章出彩,引用名言是個妙招,。這是得到公認的寫作技巧,。
現(xiàn)在的問題出現(xiàn)在過度引用上。很多人利用大眾對名人和權威的崇拜與信任,,“拉大旗作虎皮”,,故意通過引用名言來顯示水平,,顯得文章有厚度。很多人寫文章,,陳述每一個觀點,,都要拋出名人名言,把名人名言拿掉,,幾乎沒有了自己的內容,。還有一些人,只引用不論證,,通過名人名言來代替論證,。其實很多觀點根本站不住腳,但因為引用了名人名言,,取代了論證過程,,有時顯得“貌似有理”,其實是不講理,、講歪理,。很顯然,這是一種文風問題,。
寫文章不必諱言引用,,寫一手好文章,離不開海量閱讀和長期積累,。真正需要引起警惕的是過度引用,,是只有引用沒有論證,是只有“魯迅說過的話”沒有自己說的話,,是用名人名言來掩蓋自己思想的貧乏,,是用名人名言來嚇唬人、講偏理,。當然,,反對這股風氣,并不是反對建立“名言檢索系統(tǒng)”,。技術當然有用,,但也不能回避文風的問題。換而言之,,以后寫作都從系統(tǒng)里檢索一下,,確保“真人真言”,,那就意味著沒有問題了嗎,?
面對大量假名人名言的事實,何止魯迅說過的話需要檢索系統(tǒng)?!凹佟钡谋澈筮€有“過”,,還存在文風問題,也應該關注“魯迅說過”背后的文風,。于作者而言,,要多講自己的話,多講經過深思熟慮的話,;于讀者而言,,也要破除權威崇拜,學會獨立思考,,不要一看到名人名言就無條件信任,。
東原 漫畫/陳彬
魯迅說過的話系統(tǒng) 小學時候寫作最需要的就是名人名言,,可是每次都想不起來是誰說的?,F(xiàn)在多好,因為魯迅說:如果拿不準一句名言是誰說的,,就說是魯迅說的,。
原標題:中國歡迎美國大使到西藏“走一走”,,引美媒關注參考消息網5月22日報道美媒稱,據美國駐華使館消息,,美國駐華大使計劃本周訪問西藏,,這將是美國大使四年來首次訪問這個地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