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大數據顯示農村人口已成為全球肥胖的主力軍
韓東升
近日,,《自然》雜志發(fā)表了來自NCD-RisC組織(非傳染性疾病風險控制協(xié)作組織)的最新研究,指出農村居民已變成全球肥胖的主力軍,。
乍一聽,,該結論似乎有點違反常識。
NCD-RisC組織是一個由世界各地的衛(wèi)生科學家組成的網絡,,為所有國家提供非傳染性疾病方面的數據,,并分析背后的主要風險因素。
一般認為城市居民更容易肥胖:一方面,,在城市中可以接觸到更多的高熱量,、精加工食品,如漢堡,、炸薯條,。而在農村地區(qū),主要是以雜糧為主,,飲食似乎更健康,;另一方面,農村居民的體力勞動一般要大于城市居民,,按理說要消耗更多的食物熱量,。
可最新的研究結果挑戰(zhàn)了這一傳統(tǒng)觀點。
身體質量指數(BodyMassIndex,簡稱BMI),,BMI=體重/身高的平方,是國際上常用的衡量人體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個標準,。數值越大,,肥胖可能性越大。
帝國理工學院教授馬吉德·伊扎提(MajidEzzati)領導數百名同事,,分析了2009項基于人口的研究數據,,包括了超過1.12億成年人的身高和體重,,報告了1985年至2017年間全球范圍內農村、城市地區(qū)的平均BMI趨勢,。其數據量之大,,涵蓋范圍之廣,都是過去研究少有的,。
結果發(fā)現,,從1985年到2017年,全球平均BMI增長的人口中,,有55%為農村居民,,而在一些中低收入地區(qū),80%的BMI增長來自農村,。
進一步的分析發(fā)現:
1.全球大部分農村地區(qū)的BMI增長速度與城市相同,,甚至更快,導致中低收入國家城市和農村地區(qū)的BMI差距縮小,。在不久的將來,,許多農村BMI增長速度會超過城市地區(qū),女性中這一趨勢更加顯著,。
2.在所有高收入國家,,農村的超重和肥胖水平早已高于城市地區(qū),女性尤為顯著,。
3.除非洲撒哈拉以南,、南亞和其他地區(qū)的少數國家外,世界上大多數地區(qū)農村的饑餓,、消瘦和發(fā)育遲緩正迅速被超重和肥胖所取代,。
研究人員發(fā)現,農村地區(qū)成為全球肥胖主力軍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城鎮(zhèn)化的推行,。
原來的農村因為經濟不發(fā)達,、交通閉塞,食物來源主要是各種農產品,;而現在,,隨著經濟的發(fā)展,農村地區(qū)越來越像城市,,有足夠的機會接觸到各種高熱量,、精加工食品,農村居民有更多的選擇,,而各種相對新穎的食品無疑對他們具有更大的誘惑力,。
同時,中等收入國家的農村機械化程度逐漸提高,,汽車等交通工具也隨著收入提高和農村交通設施的完善,,逐漸取代傳統(tǒng)出行方式,。
隨著自來水、燃氣管道等在農村中的普及,,很多體力勞動也逐漸不再需要,。在多種因素的作用下,農村的平均體重增長超過了城市,。
過去大多數研究和政策一般專注于解決城市化的肥胖問題,,人們從未想過將肥胖和農村聯(lián)系起來,但事實上農村的營養(yǎng)問題已迫切需要關注,。
研究者呼吁,,各個國家應該擴大解決問題的范圍,采取綜合措施,,以保證農村地區(qū)在財政上和物質上獲得健康食品的機會,,減少低質量卡路里的攝入。避免貧窮國家農村走出“營養(yǎng)不足的坑”后,,再次跳入“過度肥胖的坑”,。(作者系中山大學研究生)
央廣網貴陽2月18日消息(記者孟海)貴州省水利廳消息,貴州省今年將完成“美麗鄉(xiāng)村小康水”投資45億元,,力爭在今年6月底前全面解決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問題
新華社昆明11月9日電(記者楊靜)記者從云南省水利廳了解到,,“十三五”以來,云南省完成971.5萬農村人口飲水安全鞏固提升任務,,其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達198萬人
日前,,全國村莊清潔行動溝通交流會在浙江省江山市召開,農村人居環(huán)境整治如何發(fā)力,,又有哪些工作重點呢,?一起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