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官方通報:內蒙古兩名肺鼠疫患者已在北京醫(yī)療機構妥善救治
錫林郭勒盟確診兩例鼠疫病例
2019年11月12日,內蒙古自治區(qū)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左旗2人經(jīng)專家會診,,被診斷為肺鼠疫確診病例,。目前,患者已在北京市朝陽區(qū)相關醫(yī)療機構得到妥善救治,,相關防控措施已落實,。
內蒙古錫林郭勒盟衛(wèi)生健康委
北京市朝陽區(qū)衛(wèi)生健康委
鼠疫防控小貼士
一、什么是鼠疫,,鼠疫有哪些危害?
鼠疫是由鼠疫耶爾森菌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通常在嚙齒動物之間流行,偶爾能引起人間流行,,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規(guī)定的甲類傳染病,。北京不屬于鼠疫自然疫源地,但依然存在鼠疫輸入和傳播的風險,。
鼠疫起病急,、病程短、死亡率高,、傳染性強,、傳播迅速。特別是敗血性鼠疫和肺鼠疫,,如果不加治療,,病死率為30%-100%。鼠疫潛伏期較短,,一般為1-6天,,但個別病例可達8-9天。
二,、鼠疫的傳播
1.傳染源:為感染動物和肺鼠疫患者,,宿主動物常見有嚙齒類動物和野生食肉動物,如灰旱獺,、紅旱獺,、喜馬拉雅旱獺和長尾黃鼠等。
2.傳播途徑
(1)蚤叮咬的傳播方式為鼠-蚤-人,即跳蚤叮咬病鼠后再叮咬人,,或剝取染疫旱獺皮或剝食其它染疫動物,,此類傳播方式常引起腺鼠疫或敗血型鼠疫。
(2)人-人傳播方式,,即健康者接觸患有肺鼠疫的病人后,,經(jīng)呼吸道吸入感染,此種方式感染的主要為肺鼠疫,。
3.易感人群:人對鼠疫普遍易感,。疫區(qū)從事野外工作的人或獵殺、剝食旱獺的獵人,、牧民接觸染疫動物可能性大,,感染的可能性高于一般人群。
三,、臨床表現(xiàn)
主要的臨床類型包括腺鼠疫,、肺鼠疫和敗血型鼠疫,其他類型鼠疫如皮膚鼠疫,、腸鼠疫,、扁桃體鼠疫等型比較少見。
(1)腺鼠疫:臨床表現(xiàn)主要是高熱,、畏寒,、伴惡心嘔吐、頭痛及四肢痛,、顏面潮紅,、結膜充血、皮膚黏膜出血點等,。多表現(xiàn)為腹股溝淋巴結,、腋下淋巴結和頸部淋巴結腫大,且發(fā)展迅速,,多為單側,,一周后淋巴結很快化膿破潰。
(2)肺鼠疫的臨床表現(xiàn)主要是起病急,,畏寒高熱,、頭痛胸痛、呼吸急促,、嘴唇發(fā)紫,、咳嗽、咳黏液或血性泡沫痰,,常因心力衰竭,、出血,、休克而死亡。
(3)敗血癥鼠疫的臨床表現(xiàn)主要是高熱寒戰(zhàn),、神志不清,、昏迷,進而發(fā)生感染性休克,、彌散性血管內凝血及廣泛皮膚出血和壞死等,。
四、鼠疫預防治療
及時的抗生素治療可降低鼠疫的病死率,。日常的預防措施主要是減少人被感染的蚤叮咬或者盡量減少暴露于肺鼠疫病人的可能性,。
(1)避免到疫區(qū)旅游或活動,避免接觸嚙齒動物(如:鼠類,、旱獺),;
(2)避免與患有鼠疫的病人密切接觸,與可能感染肺鼠疫的病人接觸時,,盡量和病人保持1米以上的接觸距離,,并帶口罩,,勤洗手,;
(3)采取必要的防跳蚤叮咬措施,使用驅蟲制劑,,常用驅蚊劑一般都可以驅趕跳蚤,;
(4)如果曾去過疫區(qū),應持續(xù)2周自測體溫,,如果突然出現(xiàn)發(fā)熱,、寒戰(zhàn)、淋巴結疼痛,、咳嗽,、咳血或出血等任一癥狀,應當立即就醫(yī)并告知醫(yī)生疫區(qū)旅行史,,早期抗生素治療效果較好,。
(5)與患有鼠疫的病人密切接觸的人員,應盡早預防用藥,??煞没前分苿扇耸状?g,,其后4-6h服1g,,一般連服5日。
北京多年開展鼠間疫情監(jiān)測,,鼠間未發(fā)現(xiàn)攜帶鼠疫耶爾森菌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