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1億多條個人信息在“裸奔”誰在泄露,,又是誰在賺黑心錢?,!
最近,,江蘇淮安警方通報,在公安部督辦下,,他們以“打鏈條,、打平臺、打團伙”為目標,,依法打擊了7家涉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的公司,,涉嫌非法緩存公民個人信息1億余條。其中,,拉卡拉支付旗下的考拉征信涉嫌非法提供身份證返照查詢9800多萬次,,獲利3800萬元,受到警方查處,。受此消息影響,,20日拉卡拉股價午后跳水跌停報收,今天早盤,,拉卡拉股價繼續(xù)大幅低開,。
20日,深交所也對拉卡拉下發(fā)了關注函,,要求公司說明對考拉征信違規(guī)事項的知情情況,并結合考拉征信股權結構,、董事會及經營決策安排等,,說明公司是否控制考拉征信;結合考拉征信近兩年又一期的業(yè)績情況,,說明其經營違規(guī)事項對公司的影響,。說明公司與考拉征信是否存在業(yè)務往來,是否存在利用個人征信信息開展業(yè)務活動的情形,。
21日早間,,拉卡拉發(fā)布澄清公告,表示公司對考拉昆侖持股比例為32.4%,,公司不能控制考拉昆侖的股東會,、董事會和經營決策,因此,,公司不能控制,、實際支配考拉昆侖,同時也不能控制和實際支配考拉昆侖的全資子公司考拉征信,。公司與考拉征信存在業(yè)務往來,,均已披露,公司不存在利用個人信息違規(guī)開展業(yè)務活動的情況,。
如此海量的個人信息被泄露,,漏洞在哪里?大數(shù)據(jù)時代,,如何扎緊公民信息保護籬笆,?
多措并舉斬斷偷“信”黑手
財經評論員侯杰表示,,以前我們只知道過街天橋,、地下通道、網(wǎng)絡空間有人倒賣個人信息,,可這回萬萬沒想到,,人民銀行批準的8家個人征信試點機構之一的考拉征信居然賺起了黑心錢。從合法渠道獲取,,再非法轉賣,,向套路貸擴散,泄露信息近1億條,已經形成了一條完整的黑色產業(yè)鏈,。抓得好,,就是要堅決斬斷伸向百姓個人信息的黑手,特別是這種披著合法外衣的黑手,。相關案件還在進一步調查之中,,但是通過這件事,,有4個問題需要提請有關方面重視起來,。
首先,,既然是央行試點,,那么有關方面就要好好總結,,環(huán)節(jié)上有無漏洞?抓緊亡羊補牢,,建立個人征信系統(tǒng)的全流程監(jiān)督機制。第二,,要好好研究下,,為什么個人信息泄露案件屢禁不止,如何才能打造好一堵密不透風的信息安全防火墻,?第三,20日,,考拉征信的大股東的大股東:拉卡拉觸及跌停,公司發(fā)公告澄清說:沒他們的事,,因為他們控制不了控股公司的子公司,。我認為,在迅速澄清的同時,,也要說清楚:作為涉事公司的關聯(lián)方,,到底該負什么樣的責任?正如深交所問詢函提出的:你要給投資者一個交待,。第四,,那些被泄露信息的普通人的利益該怎么保護?在懲治惡人的同時,,要加強立法,,建立個人信息侵害的賠償機制。
個人信息泄露漏洞在哪兒?
法律規(guī)定很健全執(zhí)行待加強
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主任岳運生表示,,現(xiàn)代社會只要使用智能手機,手機上就有很多App,,這些App都可以采集個人信息,。即使不用智能手機,買房,、買車,、辦理業(yè)務、貸款等很多渠道,,你的信息都有可能被泄露?,F(xiàn)在采集信息的渠道太多,你的信息被人采集后,,又有人需要你的個人信息來產生利益,。其實,圍繞個人信息保護在法律規(guī)定層面很健全,,但是在執(zhí)行層面確實難度較大。
新華社廈門9月16日電 題:還在糾結“剪刀手”,?這些個人信息泄露也應注意 新華社“中國網(wǎng)事”記者顏之宏 “拍照比‘剪刀手’,,有可能會讓不法分子獲取你的指紋信息
近年來,各類騷擾電話禁而不絕,讓人不勝其煩,。騷擾電話多源自于個人信息泄露,這些信息被廠家通過不同渠道進行銷售,一萬條信息的售價為800元至1000元
在今天舉辦的2019年國家網(wǎng)絡安全宣傳周“個人信息保護高峰論壇”分論壇上,App違法違規(guī)收集個人信息成為眾矢之的,相關專家就App個人信息保護問題展開深入研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