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疫出良藥,,中國有三方,,年輕患者切莫大意
張伯禮:大疫出良藥。在這次診療過程中,,除了連花清瘟膠囊等已經上市的中藥,,我們又推出了三個清肺排毒,、化濕敗毒的方子,,都有很好的效果,。
新冠肺炎的輕癥或重癥跟年齡沒有絕對的關系。年輕的患者不能大意,,癥狀的輕重與個人身體狀況,、敏感程度和是否及時接受治療有關。
來自張伯禮院士的溫馨提醒
張伯禮:我提醒大家,,輕癥轉重癥的時間可能出現在感染后的第5至7天,,這幾天非常關鍵。這個階段,,患者的體溫不是主要問題,,而是會出現憋氣、氣喘的癥狀,。如果一活動就憋氣,,還伴有心慌、全身乏力的癥狀,,就要小心了,,很可能是轉重癥的前兆。這時候,,患者需要及時到醫(yī)院檢查,,不要耽誤治療的時間。
日本專家如何看待近期的疫情走勢,,日本可以借鑒中國的哪些抗疫經驗,?
大曲貴夫:日本疫情突然出現變化,,是因為1月份海外輸入的感染病例又在國內引發(fā)聚集性感染。比較明顯的是醫(yī)院內感染,,餐廳,、歌廳等公共場所的聚集性感染。
中國出臺了非常嚴格的管控措施,,很多日本民眾認為政府應該像中國一樣采取更強硬的措施控制疫情,。我們也呼吁民眾做好個人防護,不要去人員密集的場所,。
這次疫情發(fā)生后,,日本很多大學教授也對中醫(yī)藥產生興趣。因為每位患者的臨床表現有所差異,,我們覺得如果根據個人差異用中醫(yī)治療可能更好,。我也想和其他教授繼續(xù)探討如何在臨床診療當中應用中醫(yī)藥,。
新華社武漢3月19日電(記者樂文婉、徐澤宇)18日晚,,中央指導組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一行通過視頻連線與美國針灸與東方醫(yī)學協會專家們就中醫(yī)藥治療新冠肺炎展開了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