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韓宇
春寒料峭的二月,遼寧省大連市甘井子區(qū)中華路司法所內暖意融融,一場特殊的幫教正在進行:檢察官們身著便裝,,與未成年社區(qū)矯正對象明宇同學(化名)圍坐桌前,,從CBA聯賽聊到校園運動會,從學校圖書角聊到最近愛看的書,,少年緊繃的神經在輕松對話中逐漸放松。這是大連市甘井子區(qū)人民檢察院推行“三‘不’工作法”的日常場景,也是對未成年人社區(qū)矯正工作新模式的探索實踐,。
該院在刑事執(zhí)行工作中,,探索建立了“司法保護+社會支持”雙軌幫教體系,聯合大連市社會心理工作室將心理學,、社會學等專業(yè)知識作為提升高質效辦案水平的有效手段,。經過調研,發(fā)現傳統(tǒng)矯正工作存在“三重壓力閾值”,,由此探索出“司法溫度公式”量化幫教模式,,將司法溫度轉化為可量化的科學參數,通過精準拆解幫教過程中的壓力因子,,以“心理干預數據化,、教育矯治可視化”的創(chuàng)新模式,實現了對最高檢提出的對涉罪未成年人“教育,、感化,、挽救”方針的科學轉化。
三“不”工作法是該院未成年人社區(qū)矯正工作的具體舉措:一是去標簽化接觸:不著制服,,便裝會面消除身份隔閡,;二是非程式化溝通:不刻板說教,家常對話拉近距離,;三是零痕跡化保護:不拍照記錄,,保護未成年人隱私。
“最近關注遼籃了嗎,?聽說要引進一位新外援,。”檢察官看似不經意的一句話,,點亮了少年有些黯淡的眼眸,。話匣子漸漸打開,當明宇同學吐露“想競選體育委員卻覺得自己不夠資格”的顧慮時,,檢察官解釋道:“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guī)定,,你的犯罪記錄已經依法封存。除司法機關辦案需要外,,其他單位都無權查閱你的記錄,。不用擔心,你可以和其他同學一樣平等地參與競選,?!彪S著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社區(qū)矯正法》相關條款的逐一解讀,少年緊繃的神經逐漸放松,,眼里也流露出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