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科技封鎖,、關稅問題頻現(xiàn)
我們這一代人的時代使命
就是科研報國
科技只有掌握在自己手里才叫科技
掌握在別人手中
很多時候就可能成為一種威脅”
近日,,清華大學的一場對話活動上
龐眾望談科研報國的視頻
再次引發(fā)網(wǎng)友關注
2017年高考
龐眾望考出了理科684分的成績
并獲得清華大學“自強計劃”
最高60分的降分錄取資格
龐眾望說那時候的自己
想努力改善家人生活
如今,,面對時代關鍵節(jié)點
若必須在改善家人物質基礎
與科研報國間選
他會傾向后者
相信最終能惠及家人,、家鄉(xiāng)及更多人
他曾擔心“有負眾望”
進入大學后逐漸找到方向
龐眾望的父親是一位精神分裂癥患者,,母親下肢殘疾,,行動不便,。面對家庭的重擔,龐眾望一邊勤于學業(yè),,一邊照料家庭,。
人生的前18年里,龐眾望曾因先天性心臟病命懸一線,,曾為母親住院挨家挨戶借錢,,也曾為還債撿廢品賺錢,但他一直以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擁抱生活,,并一直抱有“知識改變命運”的愿望,。
2017年,帶著家人的期許和社會的關注,,龐眾望走進清華大學,,就讀精密儀器系,開啟了人生新的階段,。剛進入大學時,,他很在意別人的目光,“不是說在意別人看不起我,,而是在意別人看到我的經歷后,,覺得我需要比他們成長得更快、更優(yōu)秀,。我害怕會有負眾望,。”
這種無形的重擔一度困擾著龐眾望,,但清華的同學和老師治愈了他的恐懼,。龐眾望的一位本科室友從未主動提及他的過去,直到大三,,龐眾望才知道對方早已知曉他的成長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