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多個孩子玩手游被“精準”詐騙 防范電詐牢記“三不一多”原則
近期,,北京警方披露了幾起未成年人玩手機游戲時不慎遭遇詐騙的典型案例↓
突遇大方的游戲好友
未成年人屢遭詐騙
前段時間,,家住北京的小學生晨晨(化名)在游戲中遇到了一名“大方”的隊友,其聲稱可以免費送晨晨一款游戲皮膚。晨晨十分開心,,按照隊友的要求,,在社交軟件上與這名隊友取得了聯(lián)系。
加了QQ之后,通過語音通話的方式騙子立刻察覺出晨晨是未成年人,,他突然嚴厲指責晨晨:“你是未成年人,你為什么不告訴我,?由于你是未成年人身份有逃避防沉迷的嫌疑,,所以導致我公司的賬戶被凍結了。你現(xiàn)在要對我負責任,,不然我就要報警讓警察去抓你,,然后我還要告訴你的老師,還要告訴你的家長,?!?/strong>
突如其來的指控和恐嚇讓晨晨瞬間慌了神。他既自責又害怕,,連忙懇求對方不要驚動老師和家長,,詢問解決辦法。
對方順勢提出:“很簡單,,拿你家長的手機來操作解凍,。”在對方的語音指導下,,晨晨拿到了姥姥的手機,。對方發(fā)來收款碼,讓晨晨輸入支付密碼,。
被恐懼籠罩的孩子一一照做,,姥姥賬戶里的錢開始一筆筆被轉出。
當頻繁轉賬觸發(fā)系統(tǒng)限制時,,騙子又生一計,,讓晨晨購買電子商戶充值卡,并發(fā)來購買鏈接,,謊稱操作后錢款會全部返還,。這套簡單的恐嚇加誘導的套路,讓晨晨在短時間內損失了姥姥賬戶里的八萬余元,。
無獨有偶,,另一位未成年人光光(化名)也落入了游戲陷阱。他在玩游戲時,,一個陌生人聯(lián)系他,,表示愿高價購買他的游戲賬號。光光同意后,,按對方指示將賬號信息掛到某二手平臺,。很快,對方發(fā)來一張“付款成功”的截圖,,但光光并未收到錢,。
對方讓光光掃描一個二維碼聯(lián)系“平臺客服”??头暦Q因光光是未成年人無法提現(xiàn),,要求他用家長手機操作。光光拿著家長手機掃描二維碼后,,被引導下載了一款手機App,。這款App暗藏玄機,具備遠程控制和屏幕共享功能,。
在“客服”的指導下,,光光登錄了家長的手機銀行App。騙子通過屏幕共享,,實時窺探到光光輸入的銀行賬號,、密碼等關鍵信息。接著,,騙子誘導光光將家長名下多張銀行卡的錢集中到一張卡上,。
最后一步,當銀行發(fā)送驗證碼到手機時,,騙子通過屏幕共享瞬間看到驗證碼,,異地登錄手機銀行,輕松轉走了卡內資金,。
詐騙套路不斷升級
精準狙擊假期
北京市公安局朝陽分局反詐中心副中隊長劉罡指出,,電信網(wǎng)絡詐騙團伙有專門的分析部門,會根據(jù)不同時期的社會特點調整詐騙套路,。暑期學生放假在家,,針對游戲裝備、賬號交易,、機票退改簽(暑期出行多),、課程退費等類型的詐騙就會顯著增多。騙子深諳社會變化,,精準狙擊學生群體的弱點——獨處時間多,、社會經驗不足。
更令人擔憂的是,,學生們還可能被動卷入涉詐活動,。比如在尋找兼職時,可能接觸到涉詐人員發(fā)布的虛假廣告,,被要求幫忙發(fā)短信,、轉發(fā)內容,甚至提供銀行卡,從而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動卷入涉詐案件中,。
防范電信詐騙
幫助孩子提高警惕
面對層出不窮的詐騙手法,,家長該如何為孩子筑起安全防線?朝陽分局反詐中心民警王佳強調了“三不一多”原則,,務必告知孩子:
1.未知鏈接不點擊:點擊后可能下載帶木馬病毒的軟件或進入釣魚網(wǎng)站,,導致銀行卡被盜刷。
2.陌生來電不輕信:無論對方自稱是公檢法要求配合調查,,還是客服聲稱要自動扣款,,都要通過官方渠道核實。
3.個人信息不透露:切勿在不明網(wǎng)站填寫個人身份,、銀行賬戶等隱私信息,。
4.轉賬匯款多核實:涉及轉賬匯款,務必冷靜,,多方核實清楚后再操作,。
遭遇詐騙:
分秒必爭,減少損失
一旦發(fā)現(xiàn)孩子可能遭遇詐騙,,例如手機頻繁收到銀行驗證碼,、手機疑似被控制等情況,家長需立即行動:
1.立即斷網(wǎng)斷信號:迅速將手機SIM卡拔出,,關閉Wi-Fi,。
2.凍結銀行賬戶:立刻撥打銀行客服電話,修改名下所有銀行卡密碼,;若無法修改,,立即掛失所有卡片。
3.核實損失并報警:查詢賬戶資金情況,,確認有損失后,,第一時間攜帶相關憑證到附近派出所報警。公安機關會立即啟動緊急止付機制,,盡力凍結涉詐賬戶,,挽回損失。
虛擬世界的“大方”與“高價”背后,,往往藏著精心設計的騙局,。暑期安全不放假,家長需提高警惕,,加強對孩子的防騙教育,,教會他們識別陷阱,保護好自己的財產安全,。讓孩子們在享受假期樂趣的同時,,遠離詐騙風險,,度過一個平安、快樂的暑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