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小段生前照 網友供圖
原標題:遭電信詐騙5000元學費被騙光 又一名大學生離開了我們……
9月4日晚,有網友在網上發(fā)布一則尋人啟事,,說大學生遭電信詐騙,,學費被騙光,,現已失聯,。經知情人士證實,,失聯大學生是長春某大學的一名云南籍男生,。
根據該網友透露,,失聯的大學生姓段,身高173厘米,,體格偏瘦,,于9月2日下午3點左右在學校附近出走失聯。同時該網友透露,,小段出走時上身穿白色T恤,上面有球星科比的動漫形象,,下身穿卡其色長褲,,紅白色運動鞋。
后經記者調查,,該網友是小段的女朋友小楊(化名),。據小楊介紹,,她最后一次見到男友是在校門口的小吃店。“那天他離開的時候,,就說了一句‘我走了’,,然后就聯系不上他了。” 小楊稱,,那天是9月2日下午3點左右,,隨后她趕回了北京上學。
男生出走與電信詐騙有關
小段的女友小楊在北京一所高校上學,,她和小段一樣,,目前都是大二的學生。“前一段時間,,他的學費被人通過手機騙走了,,之后狀態(tài)一直都很不好。”小楊稱,,在8月25日那天,,小段手機里收到了一條短信,短信里面有一個鏈接,,是收學費的,。“他就點進去了,然后里面有個網站,,他就把學費打了過去,,最后5000元的學費都被騙走了。”
小楊說,,小段的學費被騙光后,,整個人的狀態(tài)都非常不好。“他就是非常自責,,因為家里條件本來就不好,,他覺得對不起家里人,還說不想活了,。”小楊說,,因為學費被騙走,可能導致小段的精神出現了異常,。“總之那段時間他就非常焦慮,,我安慰他也不聽。”
小楊稱,,從9月2日下午開始,,她就再也無法與小段取得聯系了。“打電話沒人接,,微信也不回,,我就擔心他出事,。”小楊說,無奈之下,,她就在網上發(fā)布了尋人啟事,,希望見到小段的人和她取得聯系。
失聯多日急壞家人
新文化記者調查了解到,,小段是云南人,,2015年考入長春某大學,今年21歲,,家里還有一個上初二的弟弟,,父母是農民,靠種烤煙等作物為生,。
小段的母親趙女士稱:“因為路程太遠,,孩子暑假沒有回家,在外打工,。他9月1日打電話給我們,,說是8月25日被通信詐騙騙走了5000元。我們也沒有說他什么,。”趙女士稱,,9月3日兒子的女朋友小楊打來電話,表示小段失聯了,。
“兒子女朋友問我們是不是罵過他,。我們說沒有啊。她就說現在聯系不上我兒子了,。”趙女士說,,從9月3日到現在,家里一直聯系不上小段,,電話一直關機,,“真是急死人了!這可怎么辦,。”提起小段,,趙女士有些哽咽。
小段女友:已找到遺體
9月6日中午,,新文化記者就小段一事聯系了其所在學校,。一位值班老師稱,該學院8月22日開學,,校方已知曉小段失聯一事,。“學校非常重視,相關領導也都知道這件事,已經從學校方面報案了,。”該老師表示,目前學校已經與小段的家屬取得了聯系,。“我們現在都在積極尋找孩子下落,。”該老師稱。
記者了解到,,小楊和小段的舅舅已于9月5日晚趕到長春報案,。
昨晚,小段的女友給新文化記者發(fā)來信息說,,“遺體已經找到了……”
近期大學生學費被騙事件
●8月19日
即將上大學的山東臨沂女孩徐玉玉接到了一個171開頭的電話,,電話另一端自稱是教育局的,有一筆助學金可以發(fā)給徐玉玉,。而在徐玉玉照著要求將9900元錢匯給對方賬戶后才發(fā)現自己被騙,。當晚,徐玉玉在報案回家途中心臟驟停,,經醫(yī)院搶救無效不幸去世,。
●8月24日
在上海上大二的學生小文(化名)訂機票后收到詐騙短信,對方自稱航空公司客服,,以小文的航班被取消,,在ATM機上辦改簽可獲得補償為由,誘導小文按照提示操作,。結果,,小文全年學雜費6100元被轉走。
●8月28日
廣東揭陽市一即將上大學的女生離家出走,,家人在其QQ說說上看到了她的留言:自己被短信騙走了學費1萬多元,,無顏面對家人,她選擇自殺,。她在QQ中說:“當你看到這條說說的時候,,我應該已經自殺了,自殺的原因就是因為自己太蠢了……”8月29日,,警方在海邊找到了她的尸體,。
●9月1日
開學前的夜晚,南京大學生小劉(化名)被騙8000多元學費,,因悔恨自己上了騙子的當,,他將暫住的某賓館二樓房間的玻璃砸碎,跨坐在窗戶臺上企圖跳樓,。經過一個多小時的勸說,,警方和消防隊員終于將其從窗戶臺上救下。
綜合新華社、央視等
■支招
這些詐騙手法要認清
為有效遏制我省電信詐騙犯罪高發(fā)勢頭,,切實維護人民群眾財產安全,,吉林省反電信詐騙犯罪中心在2016年1月1日成立。近日,,該中心工作人員針對社會關注的電信詐騙的熱點問題,,詳細的介紹騙子的詐騙手法。
過節(jié)時要小心禮金詐騙
該中心工作人員表示,,禮尚往來是中國人的傳統(tǒng),,一些騙子冒充領導在年節(jié)的時候,以“請禮”,、“準備資金”等理由,,謊稱可以提拔、辦事,,要求事主將錢款匯到騙子提供的賬戶,。
這些受騙者集中在公司員工和財務部門人員,利用了人們逐利的心理,。
火車票,、飛機票詐騙
目前臨近“十一”,很多市民都準備預定火車票和飛機票,。騙子會利用以“航班被取消”,、“身份證信息不實”等理由,以繳納手續(xù)費或核實身份信息保證金等名義,,誘導其在ATM機進行轉賬,、匯款。該中心工作人員指出,,當收到這類電話時一定要向航空公司和火車站詢問航班和車次情況,。
銀行卡類詐騙
這類詐騙是常見的電信詐騙手段。騙子利用短信等群發(fā)裝置,,向使用手機用戶發(fā)送信用卡透支,、消費等虛假消息。由于群發(fā)裝置能夠偽裝成各類電信公司的專門號碼,,所以非常具有迷惑性,。一旦當事人和其取得聯系,對方會設計各種情景,,讓被害人受騙,。
吉林省反電信詐騙犯罪中心工作人員建議:遇到此類情形,當事人要直接咨詢銀行對外公布的客服電話,。凡以要求通過ATM柜員機去操作所謂“遠程保全措施”,、“開通網上銀行”、“修改磁條”等項目的,即可認定是詐騙行為,。
大學生招工類詐騙
目前,,利用假期和業(yè)余時間打工已經成為大學生從事社會實踐和貼補學費的主要方式。一些騙子利用大學生涉世不深,,防騙意識薄弱的特點以各種招工提供勤工儉學為幌子,,以收取抵押金、辦理健康證,、培訓費等手段從事詐騙活動。等大學生發(fā)現上當后,,騙子早已逃離,。
該中心工作人員表示,大學生求職前要認真考查打工地點和工作種類及工資給付方式,,同時要積極和導員老師等溝通,,征求其意見。
防電信詐騙:
做到“三不一及時”
吉林省反電信詐騙犯罪中心工作人員王旭說,,防電信詐騙要做到“三不一及時”,。
“不輕信”:對各種金錢往來的電話和短信要十分提防。尤其是不要輕信電信公司和銀行的的專門號碼,,做到和運營商和銀行直接核實,。
“不透露”:不要貪圖小利輕信中獎短信和電話,不要隨意透露自己和家人聯絡方式和銀行卡信息及密碼,。
“不轉賬”:絕不向陌生人轉賬,,尤其是要針對家里的老年人做好防詐騙、不輕易匯款的常識灌輸,。
“及時報案”:確實感覺自己已上當受騙,,請第一時間向公安機關報案,也可直接撥打報警電話,,并提供騙子的銀行賬戶,、聯系電話等詳細情況,以便公安機關及時開展偵查破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