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新騙術詭詐:“交通罰單”上掃碼繳款
晨報記者 鄔林樺
國慶黃金周剛剛過去,,在市民悠閑度日的假期里,,騙子們可沒閑著,“加班加點”設計新套路,。
日前,,一種針對車主的新騙局悄然盛行:部分車主發(fā)現(xiàn)自己的車上被貼了“違章停車單”,,在這張電子打印的罰單上面還有二維碼快速繳費通道,掃描之后,,會進入支付轉賬頁面,,引導車主轉賬繳納200元“違章罰款”。實際上,,交警現(xiàn)場處罰違停車輛時,,貼的是“違法停車告知單”,上面也沒有所謂的“快速繳費二維碼”,。
除了“假罰單”外,,近期還出現(xiàn)了哪些新型騙局?晨報記者對此進行了梳理,,一一解密,。
騙術一:
掃掃罰單可快速繳罰款
違停罰單可以掃碼支付罰款了?國慶期間,,一張附有二維碼的“違章停車單”在社交平臺廣為流傳,。
記者看到,這張“違章停車單”上既沒有違章車輛的號牌,,也沒有違法時間、地點也違法行為等信息,,只留了一個8位數(shù)的“警號”,,漏洞百出。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直接跳轉到一個轉賬頁面,,收款人是一個頭像為“違章處罰”字樣的微信個人賬戶,顯然是個不折不扣的騙子,。這張所謂的“違章停車單”就是一種專門針對司機的新型騙局,。
解讀:正規(guī)罰單車主信息詳盡
記者了解到,目前在上海,,車輛如果因違停被交警處罰,,貼在車子上的應是《違法停車告知單》,,而不是一張讓人不知就里的“違章停車單”。同時,,全國任何地區(qū)目前都沒有在罰單上掃描二維碼直接繳納違章罰款的,。
一位民警表示,這種詐騙手法在上海較罕見,,利用掃碼付款這一互聯(lián)網支付手段結合偽造交警文書這一方式,,比傳統(tǒng)詐騙更有迷惑性。
那么,,究竟如何分辨真假罰單呢,?記者從上海交警部門獲悉,交警現(xiàn)場開具黃色的《違法停車告知單》,,車主需要拿著“告知單”到違法地所在交警支隊事故審理窗口處理違章,,換取《上海市公安局××分局交通警察支隊公安交通管理簡易程序處罰決定書》,并可現(xiàn)場繳納罰款,。
而在《違法停車告知單》中會詳細記錄以下內容:一是執(zhí)法機關代碼,、違法車輛車牌號碼、種類及車輛類型,;二是違法時間,、地點及違法行為等內容;三是處罰地址,、執(zhí)勤單位,、執(zhí)勤民警姓名及單位蓋章。
“未經核實的二維碼,,千萬不要輕易拿起微信就‘掃一掃’,。”民警提醒市民,,遇到這種情況一定保持警惕,,遇到分辨不清的時候,可以向公安機關核實,,避免上當受騙,。
騙術二:
賬戶余額突然變“0”
近日,家住普陀甘泉街道的周阿姨經歷了一場“噩夢”:她接到一個網店“客服”協(xié)助退款的電話,,隨后被對方引導登錄了一個釣魚網站,,透露了自己的身份證號、銀行卡號和密碼,。2個小時后,,她的銀行賬戶余額顯示為“0”,辛苦積攢的40100元存款不翼而飛。
但囂張的騙子并沒收手,,還不斷打電話騷擾周阿姨,,并直接威脅她,“要想拿回來存款,,就提供驗證碼,,按我說的去ATM機操作,不然別想拿回錢,。”
輸入驗證碼就行拿回錢嗎,?好在周阿姨發(fā)現(xiàn)苗頭不對后,,及時向普陀公安分局甘泉路派出所報警。接報后,,警長李宏斌迅速展開偵查,,與騙子展開時間的賽跑,全力挽回受害者損失,。經調查發(fā)現(xiàn),,騙子之所以不斷騷擾周阿姨,是因為她從賬戶消失的錢并沒有真正進入騙子的口袋,,而是被轉入了一個第三方理財平臺,,作為“保證金”暫存,也就是說騙子還沒得手,。在銀行方面的配合下,,這筆資金迅速被凍結,案發(fā)72小時后,,周阿姨的4萬余元積蓄終于失而復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