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回的國寶虎鈕永昌大元帥金印。
追回的國家文物金冊,。
追回的國寶虎鈕永昌大元帥金印,。
萬歷二十七年一百兩銀錠。
追回的國寶封冊,。
原標題:元帥金印被賣800萬 揭開張獻忠沉銀“身家”之謎
百年謎團
“石龍對石虎,,金銀萬萬五,,誰人識得破,買到成都府”,。
張獻忠千船沉銀的傳說一直為人津津樂道,,而這首一直在彭山流傳數(shù)百年的童謠,也成為無數(shù)人追尋張獻忠財寶的“尋銀訣”,。據(jù)史料記載,,明代農民起義領袖張獻忠反明起義后,于崇禎十七年(1644年)8月9日占領成都,,建立大西國,,改元大順。1647年7月,,張獻忠率部與明朝殘將,、川西地方將領楊展在彭山江口激戰(zhàn),潰不成軍,。張獻忠和部分官兵逃回成都,,而滿載金銀的船只多數(shù)被燒或因相互撞擊,沉入江中,。
張獻忠究竟有多少身家,?千船沉銀究竟是民間傳說還是確有其事?這個百年待解之謎,,隨著震驚世人的張獻忠沉銀盜掘案告破,,或將撥開迷霧,露出真容,。
“張獻忠沉銀”被盜挖倒賣案告破
100件國家珍貴文物中,,包括8件國家一級文物、38件二級文物,、54件三級文物,,涉案文物交易金額3億余元。10月14日,,華西都市報記者從彭山警方證實,,該案主要文物全部追回、主要犯罪嫌疑人全部起訴,。在同類案件中,,追回的國家珍貴文物數(shù)量、文物總數(shù),、抓獲的犯罪嫌疑人數(shù)均為全省第一,,是2016年全國破獲的最大文物案。
在追回的文物當中,,“虎鈕永昌大元帥金印”尤為引人注目,。這枚國家一級文物,以800萬元賣出,,其被盜挖倒賣的故事,,也格外特別。
潛水“老司機”
水下摸出張獻忠元帥金印
犯罪嫌疑人宋某今年34歲,,有著11年的潛水經驗,。2013年清明節(jié)晚,彭山區(qū)江口鎮(zhèn)對面的岷江河畔,,在夜色的掩護下,,宋某身著潛水服下水了。他自己都沒有想到,,這一次下潛,,居然摸到一個“金坨坨”。
水下不到三米處,,宋某雙手不斷探尋著,,在一塊石頭上,他摸到了一個金坨坨,。“拿在手上分量很重,,當時感覺就是個金屬。”出水一看,,宋某嚇了一跳:一只金老虎栩栩如生,!
80萬!通過中間人袁某,,宋某得知,,有人愿出80萬,收購這只金老虎,。宋某有些猶豫,,他想再等等,看還有沒有更高的價格,。
3天后,,在同一位置,借著夜色,,宋某再次下水,。在發(fā)現(xiàn)金老虎10多米的地方,不到3米的水下,,一塊方形金屬,,摸起來沉甸甸。出水一看,,宋某驚呆了:這是一方金??!后經了解,上書“永昌大元帥”,!
更讓宋某興奮的是,,這枚金印,剛好和之前摸到的金老虎契合,。這是一枚虎鈕金?。?0萬的金老虎,,配上金印,,賣家出價漲了10倍!800萬,!
袁某交代,,經他介紹,這枚“虎鈕永昌大元帥金印”和金冊,、銀錠等珍貴文物一起打包,,以1360萬元的天價,賣給了西北某省商人范某,。
在彭山區(qū)文管所所長吳天文看來,,這枚金印是張獻忠沉船文物中的核心文物,對考證沉船文物性質極為關鍵,。“根據(jù)‘虎鈕永昌大元帥金印’上所刻的信息顯示,,金印鑄造于1643年農歷十一月,當時張獻忠還沒有稱帝,,所以刻的是永昌字樣,,并不是大西字樣。”
吳天文說,,這枚金印用九疊篆刻有“永昌大元帥”字樣,。九疊篆是一種非常特別的篆書,象征著極高的身份,。“當時張獻忠雖然沒有稱帝,,但根據(jù)金印材質、篆書等來看,,地位已經很高,,應該是張獻忠本人持有。”
五十兩金錠
為已知明代金錠中最大錠型
和“虎鈕永昌大元帥金印”一樣,,“長沙府天啟元年伍拾兩金錠”,,也是國寶級的一級文物。拳頭大的金錠表面,鑿刻有銘文“長沙府天啟元年分歲供王府足金五十兩正,,吏楊旭,,匠趙。”
吳天文解釋,,“長沙府天啟元年伍拾兩金錠”,,是1621年長沙府上供藩王王府的歲供黃金,是已知的明代金錠中的最大錠型,,存世稀少,價值極高,。“這應該是張獻忠在長沙府搶的,,和歷史上記載的張獻忠行軍路線、張獻忠搶劫官府財物的史料,,也是相吻合的,。”
“‘天啟七年金冊’是天啟七年,朝廷冊封郡王妃的金冊,。該冊頁為金冊首頁,,單片完整,極為珍貴,,也是國家一級文物,。”吳天文說,“除此之外,,還有在古代都罕見的明代100兩銀錠,,是明代稅收銀兩的稀少品種,也是國家一級文物,。”
冊封榮定王世子朱常溒為榮王金冊,、嘉靖四十五年金冊……追回的100件國家級珍貴文物,在吳天文眼中,,就是一段清晰的明代歷史,。“每一個文物背后,都記錄了一段歷史,,對于研究明代經濟社會文化等,,有重要意義。”
珍貴實物作證
除了搶掠,,張獻忠還曾自鑄銀錠
華西都市報記者看到,,其他珍貴文物還有張獻忠時期的典型器物西王賞功錢幣(金、銀,、銅),、50兩銀錠、皇帝冊封金銀冊,、金腰牌等,。
其中“西王賞功”是張獻忠用來獎勵有功將士的錢幣,,是中國古代錢幣中的大名譽品。西王賞功存世罕見,,早年所知金,、銀皆為孤品,后又有新的發(fā)現(xiàn),,珍罕程度已不如從前,。2011年嘉德春拍出品金質、銀質西王賞功各一,,金質成交價格230萬元,,銀質以55.2萬元成交。之后市場價值成倍翻漲,,出現(xiàn)很多臆造品,,真品難得一見。深圳海拍國際藝術品投資管理公司在2011年,、2012年,、2013年分別以980萬、500萬,、1500萬的價格,,拍賣成交西王賞功錢幣。
“‘大順元年崇州五十兩銀錠’是張獻忠在四川鑄造的銀錠,,過去錢幣界曾經普遍認為張獻忠使用的銀錠都是擄掠所得的,,該錠是張獻忠自鑄銀錠的例證。”吳天文說,,“‘大順元年眉州大糧銀五十兩銀錠’,,也是張獻忠大西政權的自鑄銀錠,該枚銀錠政權名稱,、年號,、地點、稅種,、重量,、銀匠等信息俱全,實在很難得,!”
迷霧逐漸撥開
100件珍貴文物再佐證
江口是張獻忠沉銀中心區(qū)域之一
早在2015年12月25日,,華西都市報記者,曾受邀參加在彭山舉行的江口沉銀遺址研討會,。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高大倫,,是本次研討會召集人。當他用“張獻忠寶藏在彭山”的消息召喚全國各大專家時,故宮博物院考古研究所所長,、故宮博物院原副院長李季還心存懷疑,,“我這幾十年經歷這種寶藏傳聞太多了,但基本上沒有屬實的,。”
在實地考察江口沉銀遺址后,,李季在接受華西都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這次是結結實實的!”李季說,,“一是銀錠有大西年號,,歷史上只有張獻忠用了這個年號。二是從文物等級來看,,當時只有張獻忠有這個實力擁有,。三是歷史記載中,彭山江口有張獻忠沉銀的歷史依據(jù),。”
“這次被追回的文物,經專家鑒定,,有100件系國家珍貴文物,,其中很多都與張獻忠有關,更加佐證了江口是張獻忠沉銀中心區(qū)域之一,。”吳天文說,。
十一年前,江口埋有張獻忠財寶的消息不脛而走后,,不少不法分子開始亂挖亂采,,盜掘、販賣文物情況十分嚴重,。“開展搶救性發(fā)掘迫在眉睫,!”專家還共同呼吁,盡快立項,,進行搶救性發(fā)掘,。
“目前已有的水下技術,具備發(fā)掘條件,。”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副研究員周春水,,也是致遠艦考古項目領隊。“建議先圍堰,,再發(fā)掘,。”周春水說,“從現(xiàn)場情況來看,,這個項目要比致遠艦簡單得多,,立項成功后,圍堰一個月左右就可以完成,可操作性強,。”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專家也有這樣的設想:文物基本處于河道內兩條沙石埂之間,,可以在冬天的枯水季節(jié),利用已有的沙石埂,,營造圍堰,,進行科學的發(fā)掘。
“江口沉銀”
三大謎題或將被解開
1 金銀財寶為何沉入彭山江口,?
巴蜀文化專家,、《張獻忠傳論》作者袁庭棟說,歷史上關于張獻忠沉銀,,主要有兩種說法,。一說張獻忠故意將寶藏埋藏在江底,以掩人耳目,。二說其在彭山江口被楊展戰(zhàn)敗,,船只所載寶物沉入江底。
袁庭棟說,,張獻忠作為流寇,,一路殺燒搶掠,并靠沿路所奪,,作為后勤儲備,,因此將財寶主動埋入江中,可能性不大,。
袁庭棟認為,,張獻忠戰(zhàn)敗后,財寶落入江中一說更為可信,。“彭山江口是川西地區(qū)最大的渡口,,也是歷代水戰(zhàn)主要戰(zhàn)場,最后一次水戰(zhàn),,就是張獻忠大戰(zhàn)楊展,。”
2 沉入江中寶物到底有多少?
據(jù)《蜀碧》載:“(張)獻忠聞(楊)展兵勢甚盛,,大懼,,率兵10數(shù)萬,裝金寶數(shù)千艘,,順流東下,,與展決戰(zhàn)。”相傳1646年,,張獻忠的部將劉進像吳三桂一樣棄關,,把清兵引進了四川,,張獻忠見勢不妙,決定棄都,,“攜歷年所搶”的千船金銀財寶率部10萬向川西突圍,。但轉移途中猝遇地主武裝楊展,張獻忠的運寶船隊被楊展大敗,,千船金銀也在爭戰(zhàn)中沉入江底,。
中國國家博物館綜合考古部主任楊林認為,千艘金銀比較夸張,,實際可能沒有這么多,。“幾艘是有可能的,但也是海量的,,個人比較肯定的是,,還在江里的寶物,肯定比已經出土的多,。”
3 搶救性發(fā)掘能挖出什么,?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明史學會常務副會長毛佩琦認為,,“沉銀”遠不止財富意義,。“從目前出水的‘江口沉銀’實物來看,涉及了明末清初廣闊的社會層面,。”毛佩琦說,“沉銀”面目的揭開,,有助于了解張獻忠的行軍路線,、征餉方式與地方官府的關系,乃至從一個側面反映明末的社會經濟,、社會生活和經濟制度等,,具有重要意義。
“張獻忠對于四川,,有深遠的影響,。”四川大學教授、四川民俗學會會長江玉祥認為,,相比于文物價值,,彭山江口搶救性發(fā)掘,對于四川歷史的重要意義,,同樣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