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師正用超聲波儀器給動車輪軸做“B超”檢測
對動車“掣動車鉤”進行深度保養(yǎng)維護
檢測掣動片磨損情況本組圖片由首席記者鐘志兵攝
商報記者鄭三波
車輪,、輪軸照“B”超,,檢測的手電筒帶攝像記錄,,每一顆螺絲上都有一根黃線……12日,春運前一天,,記者走進重慶北動車運用所檢修庫,,揭秘高鐵動車體檢。
全身體檢
每隔48小時進行一次
12日上午,,記者來到位于出口加工區(qū)的重慶北動車運用所,,檢修庫外正停著12組動車等著進行“體檢”。
“高鐵動車每隔48小時就要進行一次一級運用檢,,也稱‘體檢’,,運行3萬公里進行一次二級運用檢,如果發(fā)現(xiàn)動車‘生病’了,,還要‘做手術’換零部件,。”重慶北動車運用所書記萬小勇介紹,,進行“體檢”的動車組要先從重慶北站駛進距離約2公里的運用所檢修庫“掛號”排隊等候,,前面的“體檢”完了,,后面的動車組才緩緩駛入檢修庫。
據(jù)了解,,動車運用所有4條檢修線,,設計每天最高可以“體檢”48組動車,目前最高峰每天“體檢”46組動車,。每條檢修線都有車頂,、車廂、車底三層平臺,,方便動車“醫(yī)生”機械師上下行動,。
專科診治
一組動車需4小時完成
萬小勇介紹,,高鐵動車進行一次一級“體檢”,,需檢測的項目有96項,每個項目又有若干小項目,,加起來有四五百個,。如車外側的車門,包括鎖,、窗等,;車廂內部的座位、電視,、行李架等客服設施,;車頂部的牽引供電設施和信號接受設施;車底部的車輪,、車軸,、轉向架等設備都屬于檢修范圍。
動車“醫(yī)生”則按各自分工進行“??圃\治”,。有的進入駕駛艙,對控制室進行控制性能試驗,;有的鉆入車底,,檢查車輪、轉向架,、主空壓機,;有的登上車頂,檢查受電裝備……
在30多名各工種機械師們的配合下,,有電檢查,、斷電檢查近1萬個零部件,前前后后需要花4個小時,,才完成一組動車的一次最基本的日常一級檢修,。
輪軸“B超”
裂紋可精確到0.1毫米
高鐵動車最重要的車輪和輪軸,,在“體檢”過程中,肉眼很難查看到是否有裂紋,,就需要專業(yè)設備,。
“一組動車一般有8節(jié)車廂,每節(jié)車廂有4組8個車輪,,4個輪軸,。”機械師古嘉宇說,,動車所有受力部分都在車輪和輪軸上,,如果出現(xiàn)1毫米的裂紋,就是很嚴重的“內傷”,,肉眼是很難查看出來的,。
記者在一組動車車輪旁看到,探傷員正在一臺半個多人高的儀器前操作,,機器手臂探頭深入車輪輪軸,,伴隨著持續(xù)發(fā)出的嗚嗚聲,屏幕上不停地閃爍著一串串數(shù)據(jù),。
“這是在給輪軸做‘B超’檢測,。”古嘉宇打趣地解釋,,輪軸是一根空心軸,,所謂內部探傷,主要是利用超聲波儀器深度檢測動車車輪,、輪轂、輪輻內部,,然后根據(jù)波形數(shù)據(jù)來判定是否缺陷,、裂紋。
古嘉宇說,,這臺“B超”儀器價值數(shù)百萬元,,價格昂貴本事也不小,哪怕輪軸內部有1毫米寬的裂紋都可以探測到,,其精確度能達到0.1毫米,。
“這臺還不是最貴的,最貴的是探測車輪的儀器,,價格近兩千萬元,,也更高端、精密,?!比f小勇說,,探測車輪的儀器只要從動車底部經(jīng)過,照在車輪10多分鐘,,就能發(fā)現(xiàn)內部是否有缺陷,,如果有裂紋達到一定寬度就要更換車輪。
體檢記錄
可追溯每顆螺絲檢測人
一組動車在運行時,,關系到上千名乘客的安全和生命,,而“體檢”就是要保證動車絕對安全。
“我們每一個體檢項目都有記錄,,連一顆螺絲都可以追溯到是哪一位‘醫(yī)生’檢修的,。”古嘉宇說,,每位動車“醫(yī)生”檢測時使用的手電筒頂部都帶有攝像記錄功能,,只要一打開手電筒,就會自動保存檢測的每一個部位,,通過這份記錄就能追蹤到具體檢測人,。
此外,動車上的每顆螺絲上都畫有一根黃線,,如果螺絲出現(xiàn)松動,,黃線就不會和螺絲平衡,這就要機械師的“火眼金睛”,,找出松動的每一顆螺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