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年初二老虎咬死人事件觀察:輿情為何一邊倒“沉痛悼念”老虎
藍鯨傳媒 張子龍
關于29日寧波動物園老虎咬死人的新聞,事實已經(jīng)非常清晰:
根據(jù)新華社30日消息,,浙江寧波東錢湖旅游度假區(qū)管委會29日午夜在其官方微博發(fā)布寧波雅戈爾動物園老虎傷人事件初步調(diào)查結(jié)果,,當事人未買門票,違規(guī)翻墻進入老虎散放區(qū),。
因為有了八達嶺動物園老虎吃人做鋪墊,,這次輿情似乎早已有了準備:人們更加一邊倒地同情那只被射殺的老虎,先復盤下29日-30日相關報道文章的基本特征:
1月29日下午2點半左右東錢湖動物園發(fā)生老虎咬人事件傳出后,,標題黨比較嚴重,,諸如《大過年動物園老虎吃人》等標題大量出現(xiàn),這類事實交代不清的標題,,比較容易引起點擊量,。
果不其然,大過年老虎吃人的話題果然引發(fā)人們熱議,,29日新浪微博話題榜顯示老虎吃人熱度第一,。
隨著各部分新聞事實陸續(xù)到位,報道趨向理性,,比如《寧波一男子翻山如動物園被老虎活活咬死,,老虎已被擊斃》這樣的標題文章逐漸傳播開來,包括梨視頻等視頻網(wǎng)站也公布了現(xiàn)場游客拍攝的視頻,。
隨后,,“精彩紛呈”的評論文章陸續(xù)出爐,而在動物園表態(tài)之前,,關于這名游客為何落入老虎區(qū)的原因,,也出現(xiàn)多種猜測版本。
藍鯨注意到,,除了圍繞老虎吃人事件和當事各方的信息,,圍繞這家動物園的經(jīng)營狀況乃至于投資方雅戈爾的相關報道都出來了,各路記者紛紛出動,,在29日晚,,甚至出現(xiàn)了《寧波老虎傷人動物園背后:雅戈爾的轉(zhuǎn)型狂奔》這樣的財經(jīng)報道。
不過,,在老虎吃人這類新聞里,,比評論文章更精彩的,永遠是在評論留言區(qū):這次也不例外:
在這些讓人看了“百(xiao)感(de)交(du)集(teng)”的評論里,,可以提煉出幾個關鍵詞:
1 ,、同情:
網(wǎng)民對老虎抱有極大同情,同情到什么程度沉痛悼念,,來看幾張P圖:
同情老虎的情緒很容易理解:老虎撕咬來的人,,是一種天性,,因為自己天性被射殺,這等于吃個外賣結(jié)果喪了命,,太冤枉,。
2、規(guī)矩
而被咬死的游客,,則被貼上“傻逼”的標簽,,甚至被咬死這件事,也被看作一個笑話,,其中一個熱門段子是,,“遇到老虎應該在怎么辦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原地不動,與它的目光正面接觸,,死死盯住,。不要移開,能堅持多久就堅持多久,,這樣會死的比較有尊嚴一點,。”
不過在這些評論,,可以歸納出一個潛臺詞,,那就是不守規(guī)矩,看一組網(wǎng)友評論:
章魚會吹咩:是啊,,臥軌也是一樣,,有人臥軌被火車碾死了也怪鐵路部門監(jiān)管不到位。對于不遵守規(guī)則的人再周到的安全措施也沒用,。
Mr_Chan慕容:要買票入園是規(guī)矩,,不冷嘲熱諷是人情。
陳小賤很快樂:根據(jù)歐美判例,,動物園反訴下車女及爬墻男家屬,,可獲得巨額賠償。
nly_婼溪:為什么不遵守規(guī)則的人這么多,,除了無知無畏,還有泛濫的同情心,,對于一個不愛惜自己生命人,,這或許就是最好的結(jié)果,否則還會害了別人美麗浙江:關于春節(jié)動物園慘劇的不少評論,,我的評價只有兩個字:冷血,!試想,為什么會有人冒著生命危險,,翻過三重高墻逃票,?是規(guī)則還是票價,?既然多次發(fā)生翻墻成功的事,動物園是不是應該采取更安全的措施,,特別是虎園獅園后面高墻是不是該加安全電網(wǎng),?慘劇不該發(fā)生,我們更不該以貌似理性的觀點來消費逝者的痛苦
喂_帶我回家:試想,,為什么會有人冒著蹲監(jiān)獄的危險,,去砸取款機?是神經(jīng)病還是物價高,?既然多次發(fā)生砸取款機的事,,銀行是不是應該采取更安全的措施,特別是取款機是不是該加安全電網(wǎng),?慘劇不該發(fā)生,,我們更不該以貌似理性的觀點來消費罪犯的痛苦
用戶5593545399:人之所以是高等動物是因為有思維會選擇,不遵守規(guī)則自然要承擔責任,,人性更是體現(xiàn)在自然界中所有眾生平等和諧共存,。
不過,雖然都在討論規(guī)矩,,相比于留言區(qū)和微博里濃厚的情緒化,,一些專業(yè)媒體人大過年的做了一番認真探討,藍鯨做了一些整理和節(jié)選:
《新京報評論:生命堪憫,,規(guī)則當守》(文丨佘宗明)
盡管男子去世令人悲痛,,但情歸情,責任判定仍需回到以法律為準繩的框架中來,。對于動物園動物傷人,,《侵權(quán)責任法》明確適用“舉證責任倒置”:“動物園的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園應當承擔侵權(quán)責任,,但能夠證明盡到管理職責的,,不承擔責任”。動物園免責的唯一法定情形,,就是證明自己“盡到了管理職責”注意,,是監(jiān)管,而不只是提醒,。
今年春晚上相聲《新虎口遐想》很火,,人落虎口旁,衍生出一堆笑料包袱,??涩F(xiàn)實中人落虎口的代價,容不得“戲說”,。在動物園游玩,,必須嚴格遵守規(guī)則,,即便有好奇心,也要將其收束在規(guī)則和理性框定的邊界內(nèi),?!捌蚧⑸叫小碑敂M喻還行,當實踐指南就慘了,。 死者已矣,,殷鑒猶在。寧波這起老虎咬人事件,,責任仍待厘清,,也必須廓清,但其隱喻仍具警示性敬畏規(guī)則,,往往也是種自我保護的方式,,規(guī)則意識缺失背后連著的,往往是災禍之始,。
《冰川思想庫研究員:“同情老虎”,,掩飾不住的冷血邏輯》(文丨魏英杰)
與八達嶺動物園那次事件相比,這次的網(wǎng)上言論有了很大“進步”,。許多人不再滿足于譴責不守規(guī)則的當事人,,而是同情起被擊斃的老虎來了。
實際上,,我真正在乎的并不是這些言論有多么與眾不同(在一個競相以吸引眼球為樂的自媒體時代,,出現(xiàn)一些極端言論似乎難以避免),也無關于責任怎么認定以及園方是否應當賠償,,而是這些言論竟然可以如此理直氣壯,,并且贏得那么多的認可。
一名游客因自身過錯而喪命,,他再不值得同情,,人們也不該為此幸災樂禍吧!一只老虎因撕咬游客而被擊斃,,無論它的動物本性如何值得尊重,,這時候也應讓位于拯救人的生命吧!這其中的道理難道很復雜嗎,?這其中的選擇難道很艱難嗎,?
真正可怕的不是這些言論,而是這背后折射的人心,,以及就此反映出來的社會心理機制。
如果不對這種漠視生命的冷血邏輯保持警惕,,那么就要準備迎接一種更壞后果的到來,!
《鳳凰評論:老虎咬人,,到底什么是規(guī)矩?》(文丨劉遠舉)
鍵盤上的圍觀者們沒有見到遇難者家屬妻兒與年老的父母,,如果缺乏共情能力,,自然同情不起來,然后,,所有的情感都用來借嘆息老虎,,鄙視與憤恨不守規(guī)矩者,以表達自己的規(guī)則意識,。
如果一切按規(guī)矩來,,在消費者的博弈之下,動物園的事后救援會更高效,、更專業(yè),;在各方法律的博弈之下,動物園還能有自己的麻醉槍,。規(guī)則之下,,人才能定出合理的價格,而合理的價格,,才能倒逼出足夠的措施,。這些道理都很簡單。西方消費者的集體訴訟,、巨額賠償都是典型的例子,,雖然這些例子有些過了,但中國的問題顯然不是過,,而是不及,。
為什么很難有同情心?
此次老虎咬人事件,,事實已經(jīng)很清楚,,從情緒和道理來講,輿論的“一邊倒”都是可以理解的,,但不得不思考的一個現(xiàn)象是:
對一個死去的人,,為什么沒有一點同情心?很多人都很納悶,,以前就算是一個殺人犯被處死,,自己也是有同情心的。然而對于一個枉死于虎口的同類,,我卻變得冷血了,。問題出在哪里?
這真是個值得探討的問題,,事實上,,這兩天不少人已經(jīng)開始反思,,自己為何會有這種”麻木“的心態(tài),或許對于整個輿論面貌是個很好的解釋,,熊培云寫道:
和很多人一樣,,我反感那位游客不尊重游戲規(guī)則,被老虎咬死完全是自尋死路,。我也同情弱者,,但這里的弱者不是網(wǎng)羅天下、暴殄天物的人,,而是被人當作奴隸關押起來的猛虎,。
當然,還有其他一些原因,,比如我完全不知道被咬死者姓甚名誰,,無法與他的命運形成一種共情。他只是一個“咎由自取者”,,一個沒有溫度的符號,。而我對老虎的命運卻要熟悉得多。老虎本是獸中之王,,象征著自由,、強力與威儀,但在人類面前,,它只是落難的英雄,。人類虛情假意地保護它,只是因為它快滅絕了,。
更真實的理由是我對人類殺戮與虐待生靈心存不滿,。我雖然同為人類,但時常羞愧難當,。在《追故鄉(xiāng)的人》一書里,,我談到自己對老家某些漁獵者的深惡痛絕。當農(nóng)民把電網(wǎng),、炸藥尤其是毒藥送到水里將池塘,、水庫里的老老少少一網(wǎng)打盡時,我看到的是人類曠古未有的貪欲與惡毒,。有一次與朋友偶爾聊及此事,,我竟忍不住痛哭起來。也是這個原因,,早些年聽說有人在炸魚時被炸斷手指,,我?guī)缀鯖]有一點同情。心想“人在做,天在看”,,這也算是“惡有惡報”了,。
此地類似的惡毒同樣浮現(xiàn)于脈脈溫情之日常。記得若干年前,,我隨一位朋友去她家作客。朋友家養(yǎng)了一條母犬,,一進屋我就聽她說“媽媽回來了”,、“媽媽回來了”。但當她和我說起這條母犬已被她送去閹過時,,我就特別想問她,,“為什么不讓它給你抱個外孫子?”
話說回來,,對于動物園里被咬死的游客,,我并非不同情其悲慘的命運,只是我憎惡人類的種種惡毒太深,,而這種憎惡淹沒了我內(nèi)心的同情,。注意,此刻是抽象的人類壓倒了具體的個人,。如此一來,,這位游客只不過是將人類的不道變成了肉身(“不道成肉身”),將自己送到了受虐的動物面前,。
在這場贖罪儀式中,,被食者仿佛變成了為人類贖罪的祭品。也許我內(nèi)心有這種隱秘的愿望吧,,我知道這種獻祭是殘酷的,,但它讓我內(nèi)心獲得了剎那的安寧。是在報復人類嗎,?那一刻,,我竟分不清自己的所思所想是人類良知的覺醒,還是人性的幽暗,?;蛟S兼而有之吧。生而為人,,一方面,,我為人類的惡行感到羞愧;另一方面老虎吃的只是別人,,而不是我,。在這場贖罪游戲中,我沒有付出任何代價。
部分資料參考:融媒觀察,、傳媒評論,、新京報、鳳凰評論,、冰川思想庫